平衡功能減退訓練骨科用電動護理床
適用范圍與禁忌癥
1、預防深靜脈血栓(DVT)、靜脈功能功能不全
2、淋巴水腫、產后水腫等各種原發(fā)、繼發(fā)、混合型水腫
3、骨折、股骨頭壞死、軟組織損傷等骨傷
4、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經炎、糖尿病足
5、術后的康復患者
6、癱瘓者
7、靜脈曲張患者
8、久站、久坐的或者長期臥床的病人
臥床期常用的訓練方法-雙手叉握的自我運動
適用于偏癱上肢活動能力差者
改善偏癱上肢的感覺和知覺
防止肩胛骨后縮,減輕上肢屈肌。
保護偏癱側的肩和手
活動四肢關節(jié)
坐起與坐穩(wěn)訓練
偏癱上肢的訓練
轉移訓練
站立與行走訓練
運動訓練中常見問題的處理
肩關節(jié)疼痛:保護,避免過多牽拉和大幅度運動;理療;服藥。
肩關節(jié)半脫位:桌、肩吊帶、患肢負重訓練
患手腫脹:注意保護肩關節(jié),抬高患肢,手腕處于背伸位,壓迫纏繞法。
患足下垂、內翻:站斜板、AFO等
折疊起背
起背角度為:0-75°,實現背部緩慢升起,任意調節(jié)到姿勢。
折疊防下滑
隨著起背功能的作用,背部床板從0°起到30°的同時,被護理者臀部至膝關節(jié)處的托板向上抬起約12°,并在背部床板繼續(xù)抬起時保持不變,防止人體向床尾部下滑。
折疊起背防側滑
隨著人體坐起角度的不斷加大,兩側床板向內運動,呈半包圍形式,避免被護理者在坐立時向一側傾倒。
折疊起背無擠壓
起背過程中,后背背板向上滑動的過程,此背板相對人體后背為相對靜止,可真正實現起背無壓迫感。
平衡功能減退訓練骨科用電動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