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還記得當年那部意外走紅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群人,身懷絕技,在紅磚青瓦之間,用手藝,心血和時間,跨越古今,修復文物,對話古人。
它帶領我們走進古老的故宮,讓我們見識到了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復活”技術,也展現(xiàn)文物修復師傅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以及為我國文物保護付出的努力與貢獻……
在古都西安,也有這樣一樣為保護文物古跡默默奉獻的人群,他們就是“木石皮匠”。
有些古建佇立街心,對于當?shù)厝藖碚f它是“家”的坐標,是游子對“家”的想念,是離開家鄉(xiāng)總會想念的地方,更是老來值得回味的深刻記憶。而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避免不了歲月的風雨侵蝕,我們必須通過修繕來保護傳承,為家鄉(xiāng)的文化遺產保護盡一份力。
西安古建修繕,包括古建筑外墻翻新,房檐屋頂修繕,木作斗拱修復,瓦當椽木修繕,欄桿柱子加固修復,亭臺樓閣修復翻新等。在保留古建筑的整體風格的前提下,既要達到修復保護的目的,又要修舊如舊,留住美麗鄉(xiāng)愁!
文物古跡是現(xiàn)代人與古人對話和交流的直接途徑。文物修繕是現(xiàn)代人對這種唯一直接途徑的有效保護。在古建建修繕工程中,始終堅持“保護重于修繕”的理念。多保留一點文物古跡就是為后代多保留一條與先人對話的路。文物古跡多保留一天就可能多一個新技術手段保護文物古跡的機會。修繕工程盡量做到修舊如舊,能保則保。
西安文物修復,既要修復殘缺,重現(xiàn)光彩,又要循古溯源,修舊如舊!文物修復需嚴格??遵守文物修復原則,在實施修復中必須忠于實物的歷史原貌,反對操作者主觀臆造,隨意加工改變。對修復中的每一道工藝都要做到有據(jù)可依、有據(jù)可查,并具有再修復的可能性。我們的口號是“整壞為好,整舊如舊”。
雖然,我們比不上在故宮修文物的師傅們,但是,我們與他們一樣秉承“匠心精神”,慎重、沉靜、耐得住寂寞、甘得了枯燥,這是對堅守傳承,認真、專一、擇一事而鐘一生。
老物件兒是凝聚過去記憶的琥珀,在修復它們紋理的過程中,尋回失落的時間。給家里的老古董縫紉機換了“新裝”。七十年代,作為嫁妝中的重要“一轉”,歷經(jīng)歲月,仍然光彩依舊,性能優(yōu)良,五金件比起如今更顯結實可靠,希望可以把它作為傳家寶代代相傳。
西安老物件修復,包含老家具,古桌椅,老器物的修復。有些舊家具舊物品雖不值錢,但在老人的眼中是一份不舍的情懷,它承載著上一代人的情感,它見證了歡笑,淚水,痛苦,釋懷,低落與曾經(jīng)的輝煌。我們有義務用心去修復每一個這樣的老物件。老物件,舊情懷,每一件老物件里都有一段難忘的舊時光。雖然有一點點的不完美,但它正如時光打磨的印記,訴說著一段故事。
有些擺件工藝品雖不昂貴,但可能是朋友贈送的禮品,這代表了朋友之間真誠的情誼,見證了一份真情,這份情誼卻很珍貴。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留住這世間的美好,修人間殘缺,補古今遺憾。
我們愛的事情,與錢無關,我愛玉器,因為它裝飾了我的美麗,我愛家具美容,因為它扮美了萬千愛家,木石皮匠,修復工匠,因愛而堅持,因愛而開心。非凡匠心,匠心溯源,堅守傳承,終此一生。擇一事,鐘一生,愛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