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濾源 | 外觀 | 黑色顆粒 |
材質 | 果殼 | 規(guī)格 | 化水凈氣類活性炭 |
粒度 | 5-80(目) | 水份 | <10(%) |
LY-20系列果殼顆粒狀活性炭,選用杏核、橄欖殼、桃殼等果殼(核)為原料,經炭化、活化、精制加工而成。在國內率先采用工業(yè)計算機控制活化生產,擁有整套成品精制加工生產線和完善的產品檢測分析手段。產品具有孔隙結構發(fā)達、比表面積大、微孔分布合理、吸附能力強、強度大等特點,廣泛用于各類水質凈化處理、黃金提取、味精、檸檬酸、酒類、油脂、食用油等產品脫色精制等方面。
LY-20系列果殼活性炭主要產品目錄 規(guī)格(目) 強度% 碘值(mg/g) 灰分(%) 鐵含量(%) PH值 主要用途 LY-21 6-12/10-28 ≧90 ≧900 ≦3 ≧7 堆浸法提取黃金、黃金礦山尾液回收 LY-22 24-60 ≧90 ≧1000 ≦3 ≦0.05 4-7 谷氨酸納中和液脫色精制 LY-23 10-30 ≧90 ≧1000 ≦3 ≦0.05 4-7 檸檬酸、乳酸、氨基酸精制 LY-24 35-50 ≧90 ≧900 ≦3 5-7 酒類、飲料、有機溶劑、油脂、食用油脫色精制 LY-25 10-30 ≧90 ≧900 ≦3 5-7≧7 飲用水、工業(yè)用水、凈化處理 LY-26 30-60 ≧90 ≧1000 ≦3≦6 5-7≧7 化學制劑、藥品、精細化工產品脫色精制 LY-27 6-16 ≧90 ≧900 ≦3 ≧7 氣體分離與凈化、空氣凈化 LY-28 10-30 ≧95 ≧950 ≦3 醫(yī)藥、化工產品脫色精制 備注:1.表內各項技術指標可根據(jù)用戶需要進行調整。2.試驗方法為GB/T12496-99,國外標準參照ASTM或JISK1474。3.包裝25KG/袋或按用戶需求另定。
一、活性炭的用途
1、空氣凈化
2、污水處理場排氣吸附
3、飲料水處理
4、電廠水預處理
5、廢水回收前處理
6、生物法污水處理
7、有毒廢水處理
8、石化無堿脫硫醇
9、溶劑回收(因為活性炭可吸附有機溶劑)
10、化工催化劑載體
11、濾毒罐
12、黃金提取
13、化工品儲存排氣凈化
14、制糖、酒類、味精醫(yī)藥、食品精制、脫色
15、乙烯脫鹽水填料
16、汽車尾氣凈化
17、PTA氧化裝置凈化氣體
18、印刷油墨的除雜
二、活性炭的種類 由于原料來源、制造方法、外觀形狀和應用場合不同,活性炭的種類很多,到目前為止尚無精確的統(tǒng)計材料,大
約有上千個品種。 按原料來源分
1. 木質活性炭
2. 獸骨、血炭
3. 礦物質原料活性炭
4. 其它原料的活性炭
5. 再生活性炭 按制造方法分
1. 化學法活性炭(化學炭)
2. 物理法活性炭
3. 化學–物理法或物理–化學法活性炭 按外觀形狀分
1. 粉狀活性炭
2. 顆粒活性炭
3. 不定型顆料活性炭
4. 圓柱形活性炭
5. 球形活性炭
6. 其它形狀的活性炭 按孔徑分 大孔 半徑>20 000nm 過渡孔 半徑150 ~20 000nm 微孔 半徑< 150nm 活性炭的表面
積主要是由微孔提供的
活性炭產品的再生
活性炭目前在環(huán)境保護,工業(yè)與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當?shù)某尚?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飽合被更換后,使用單位均將其廢棄
,掩埋或燒掉,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對環(huán)境的再污染。 活性炭吸附是一個物理過程,因此還可以采用高溫蒸汽將使用過的活性炭內之雜質
進行脫附,并使其恢復原有之活性,以達到重復使用的目的,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連續(xù)重復使用及再
生。 活性炭再生技術的發(fā)展 隨著活性炭的應用范圍日趨廣泛,活性炭的回收開始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如果用過的活性炭無法回收
,除了每噸廢水的處理費用將會增加0.83~0.90元外,還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活性炭的再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 1傳統(tǒng)活
性炭再生方法 1.1熱再生法 熱再生法是目前應用最多,工業(yè)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處理有機廢水后的活性炭在再生過程中,
根據(jù)加熱到不同溫度時有機物的變化,一般分為干燥、高溫炭化及活化三個階段。在干燥階段,主要去除活性炭上的可揮發(fā)成分。高溫炭化
階段是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機物沸騰、汽化脫附,一部分有機物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小分子烴脫附出來,殘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內成
為“固定炭”。在這一階段,溫度將達到800~900°C,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氣氛下進行。接下來的活化階段中,往反應釜
內通入CO2、CO、H2或水蒸氣等氣體,以清理活性炭微孔,使其恢復吸附性能,活化階段是整個再生工藝的關鍵。熱再生法雖然有再生效率
高、應用范圍廣的特點,但在再生過程中,須外加能源加熱,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 1.2生物再生法 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經馴化過的細
菌,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機物,并進一步消化分解成H2O和CO2的過程。生物再生法與污水處理中的生物法相類似,也有好氧法與厭氧法之
分。由于活性炭本身的孔徑很小,有的只有幾納米,微生物不能進入這樣的孔隙,通常認為在再生過程中會發(fā)生細胞自溶現(xiàn)象,即細胞酶流至
胞外,而活性炭對酶有吸附作用,因此在炭表面形成酶促中心,從而促進污染物分解,達到再生的目的。生物法簡單易行,投資和運行費用較低,
但所需時間較長,受水質和溫度的影響很大。 1.3濕式氧化再生法 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用氧氣或空氣作為氧化劑,將處于液相狀態(tài)
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的一種處理方法,稱為濕式氧化再生法。實驗獲得的活性炭最佳再生條件為:再生溫度230°C,再
生時間1h,充氧pO20.6MPa,加炭量15g,加水量300mL。再生效率達到(45±5)%,經5次循環(huán)再生,其再生效率僅下降3%?;钚蕴勘砻嫖⒖椎?/P>
部分氧化是再生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傳統(tǒng)的活性炭再生技術除了各自的弊端外,通常還有三點共同的缺陷:(1)再生過程中活性炭損
失往往較大;(2)再生后活性炭吸附能力會有明顯下降;(3)再生時產生的尾氣會造成空氣的二次污染。因此,人們或對傳統(tǒng)的再生技術進行改
進,或探索全新的再生技術。 2目前新興的活性炭再生技術 2.1溶劑再生法 溶劑再生法是利用活性炭、溶劑與被吸附質三者
之間的相平衡關系,通過改變溫度、溶劑的pH值等條件,打破吸附平衡,將吸附質從活性炭上脫附下來。 溶劑再生法比較適用于那些可
逆吸附,如對高濃度、低沸點有機廢水的吸附。它的針對性較強,往往一種溶劑只能脫附某些污染物,而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變
化不定,因此一種特定溶劑的應用范圍較窄。 2.2電化學再生法 電化學再生法是一種正在研究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技術。該方法將
活性炭填充在兩個主電極之間,在電解液中,加以直流電場,活性炭在電場作用下極化,一端成陽極,另一端呈陰極,形成微電解槽,在活性炭的陰
極部位和陽極部位可分別發(fā)生還原反應和氧化反應,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大部分因此而分解,小部分因電泳力作用發(fā)生脫附。該方法操
作方便且效率高、能耗低,其處理對象所受局限性較小,若處理工藝完善,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實驗結果表明,電化學再生活性炭具有較
高的再生效率,可達到90%。此外,對工藝參數(shù)的研究表明,再生位置是活性炭再生工藝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電解質NaCl濃度是較重要的影
響因素,再生電流和再生時間對活性炭的電化學再生也有一定的影響。 2.3超臨界流體再生法 據(jù)最近的研究資料表明,在CO2的臨
界點附近,再生效率的變化很大;對未被烘干的活性炭,則需要延長其再生時間。對氨基苯磺酸而言,CO2超臨界流體法再生的最佳溫度為
308K,當溫度超過308K時,再生不受影響;當流速大于1.47×10-4m/s時,流速不影響再生;用HCl溶液處理后,會使活性炭再生效果明顯改善。
研究表明經超聲波再生后,再生排出液的溫度僅增加2~3℃。每處理1L活性炭采用功率
為50W的超聲發(fā)生器120min,相當于每m3活性炭再生時耗電100kWh,每再生一次的活性炭損耗僅為干燥質量的0.6%~0.8%,耗水為活性
炭體積的10倍。但其只對物理吸附有效,目前再生效率僅為45%左右,且活性炭孔徑大小對再生效率有很大影響。 2.5微波輻照再生法
微波輻照再生法是在熱再生法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活性炭再生技術。其原理是以電為能源,利用微波輻照加熱實現(xiàn)再生。試驗中的最佳
再生效率出現(xiàn)在功率為HI(W),輻照時間約為80s時。比較極差S可知,對再生后活性炭碘值恢復影響最大的是微波功率,其次是輻照時間,最
后是活性炭的吸附量。微波輻照法再生活性炭的時間短。能耗低、設備構造簡單,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然而,在微波加熱使有機物脫附過
程中,是否有其它的中間產物產生等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2.6催化濕式氧化法 傳統(tǒng)濕式氧化法再生效率不高,能耗較大。再
生溫度是影響再生效率的主要原因,但提高再生溫度會增加活性炭的表面氧化,從而降低再生效率。因此,人們考慮借助高效催化劑,采用催
化濕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同濟大學水環(huán)境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開展此方面的研究。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的深入人心,活性炭再生工藝與技術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一些傳統(tǒng)的活性炭再生技術與工藝在近幾年有了新的改進與突破。同時新再生
技術也在不斷涌現(xiàn)。雖然這些新興技術在工藝路線上還不成熟,目前尚無法投入工業(yè)使用。但它們的出現(xiàn)為活性炭的再生帶來了新思路與
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