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升降調節(jié)養(yǎng)老院用護理床
在振動治療的過程中, 護士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傾聽患者不適主訴。
在治療過程中,如需暫停治療,向左旋轉速度控制旋鈕直至暫停位置即可。點擊和計時器將會停止,時間顯示窗上出現(xiàn)“Pause”字樣。
繼續(xù)治療時,向右旋轉速度控制旋鈕,滑過暫停位置直至所要求的速度設定值即可。
七、注意事項:
使用叩擊頭,要使用塑料或次性紙質叩擊罩,可避免交叉感染。
每日治療2-4次, 選擇餐前1-2小時或餐后2小時進行治療,治療前進行20分鐘霧化吸入治療,治療后5-10分鐘協(xié)助患者拍背咳痰。
振動排痰治療儀的機箱、導線、手把、支架和托盤須定時用中性肥皂水或中性消毒液進行清潔。清潔時要確保沒有液體滴入或滲入馬達。
對于可以行走的患者,在進行叩擊治療后,請患者多下床活動,以幫助肺部纖毛運動,利于排痰
對于無自主咳痰能力及昏迷的患者,請在使用振動排痰機前準備好吸痰設備,并在操作中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
腕三角纖維軟骨無直接的血液供應,僅在周圍與關節(jié)囊和骨的附著處有少量的血液供應,大部分依賴關節(jié)腔的滑液營養(yǎng),所以傷后恢復較慢。損傷早期應盡量避免腕部活動,5至7天疼痛減輕后可在外固定的保護下,逐漸進行腕關節(jié)功能訓練,如做伸握拳動作等。但是,功能訓練以在不引起尺骨小頭周圍疼痛的情況下進行。下面介紹幾種腕關節(jié)康復訓練方法。
一、腕關節(jié)活動度練習
1、輕柔地向前彎曲腕關節(jié)(屈曲),在最屈曲的位置上堅持5秒鐘;
2、輕柔地向手背側彎曲腕關節(jié)(背伸),在最背伸的位置上堅持5秒鐘;
3、輕柔地向手的拇指側和小指側活動腕關節(jié)(橈偏和尺偏),在最橈偏和尺偏的位置上各堅持5秒鐘;
4、 練習時,每天3組,每組10次,每次每個位置各堅持5秒鐘。
失能老年人移位床設計研究
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老年人口在增加的同時,失能老年人的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本論文主要針對這一現(xiàn)狀,設計一款適合失能老年人使用的移位床,減輕護理者的負擔,可以彌補損失的身體機能或行動能力受限帶來的不便。失能老年人在實際行走中非常困難,從床到輪椅或從輪椅到馬桶的來回移動顯得困難。此移位床的主要功能是解決失能老年人由床搬移到輪椅上的費力問題,能盡可能的增加失能老年人的自主性。針對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對國內外失能老年人的輔助設備進行研究分析,并了解發(fā)展趨勢,找到其設計的優(yōu)點與缺點,通過研究國內外現(xiàn)狀得知,國外此類移位設備起步較早,發(fā)展的也相對完善,逐漸像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國內此類研究起步較晚,發(fā)展相對不完善,雖然眾多學者對相關產(chǎn)品進行了研究分析,也對相關的產(chǎn)品進行方案設計,但存在許多不足,國內大部分失能老年人還仍然主要靠人力搬移,因為目前這類產(chǎn)品占用空間較大,并且費用較高。通過調研分析,了解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狀況及信息,并確定他們的真實需求;通過實地考察,對失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進行觀察,對他們的移位方式進行觀察,是否使用了移位設備及使用移位設備的不便;對相關案例進行分析,并對移位設備進行分類;人機工程學對移位床的尺寸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確定。分析失能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對移位床設計的影響。對老年人輔助設備進行初步的了解,根據(jù)特點對其進行分類。并明確移位床的設計方向。了解失能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通過以上的分析總結,對移位床的整體方案進行確定。利用Rhino、Keyshot等建模與渲染軟件對方案進行繪制,展現(xiàn)立體模型,并完成工程圖的繪制。
垂直升降調節(jié)養(yǎng)老院用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