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敷可以降低局部組織的體溫。對于外傷患者,冷敷導(dǎo)致的低溫可以收縮局部血管,減少出血的同時減輕血腫對周圍組織的壓迫,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 對于高熱病人,冷敷于頭額、四肢、腋窩可降低體溫、改善不適感。 冷敷屬于物理降溫,對比藥物(如撲熱息痛),冷敷具有操作簡便、實用,取材便利,臨床效果較好,而且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是臨床上中發(fā)熱、疼痛疾病治療性操作。
一般發(fā)生急性扭傷(一般是24小時內(nèi))以后,扭傷部位局部是有一個血管通透性增高滲出的過程,一方面腫脹組織會壓迫周圍血管造成缺血、壞死,另一方面腫脹組織壓迫神經(jīng)導(dǎo)致疼痛。 冷敷通過使局部溫度下降,促使局部血管收縮,降低血管通透性,控制小血管破裂導(dǎo)致的出血和減輕張力,通過消腫緩解腫脹組織對周圍組織的壓迫疼痛,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此外血管通透性降低,減少滲出的同時可防止出血。 因此,一般扭傷24小時內(nèi)的急性扭傷應(yīng)該選擇冰袋冷敷扭傷周圍組織。
治療機理
1、止痛:
①冷療作用于機體,使局部溫度降低,使得感覺神經(jīng)的反應(yīng)輸出變慢,減低神經(jīng)沖動傳導(dǎo)的速度,以減少疼痛感,達到止痛的效果;
②冷療法促使血管收縮,減少組織出血的情況,進而減輕腫脹,進而減輕腫脹帶來的疼痛;
③冷的感覺較疼痛感覺傳遞的速度快,提高痛覺閾值,減低疼痛感覺。
2、減緩細胞代謝、控制腫脹
細胞受到冷的刺激時,需氧量會顯著降低,因此可大幅減緩受傷組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血管通透性,使局部炎癥滲出液減少,控制受傷后的組織腫脹和炎癥反應(yīng)。
產(chǎn)品特點:1、采用10 寸彩色液晶觸摸屏。
2、采用航天級半導(dǎo)體制冷技術(shù)。
3、溫度范圍4.0℃~42.0℃,滿足臨床對冷敷、熱敷的需求。
4、三種加壓模式:持續(xù)模式、間斷模式、脈動模式;
5、脈動加壓壓力不低于49kPa。
6、共計6個不同規(guī)格水袋,適用于多種部位,預(yù)留引流管通道。
7、水袋具備備案證書。
8、多重安全保護措施:水袋堵塞檢測報警、超溫保護、缺液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