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中最早得到應用的阻垢劑大約要算聚合磷酸鹽。聚合磷酸鹽除具有阻垢作用外,還兼具緩蝕作用。但其缺點是易水解為正磷酸鹽,如果控制失當,會使本來不太嚴重的碳酸鈣垢問題轉變?yōu)槭謬乐氐牧姿徕}垢問題。20世紀60年代有機磷酸(鹽)阻垢劑的問世,表明水中碳酸鈣的阻垢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也使循環(huán)冷卻水的超低鉻處理配方得以應用。這種超低鉻配方在7.5-8.5的pH值范圍內使用。高pH值的運用使得對用于緩蝕的鉻酸根量的要求從傳統(tǒng)鉻-磷-鋅配方的15-25mg/L降至5-10mg/L,大大減輕了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有機膦酸(鹽)阻垢劑的應用,使水中致垢鹽碳酸鈣在金屬表面的陰極區(qū)得到有控制的沉積。這種有控制地沉積的碳酸鈣,起到了陰極緩蝕劑的作用。有機膦酸(鹽)阻垢劑的應用,也使經典的循環(huán)冷卻水聚磷酸鹽-有機膦酸(鹽)-聚丙烯酸(鹽)這一磷系堿性處理配方得到廣泛應用。而使磷系堿性處理配方得到進一步完善,則應歸功于阻磷酸鈣垢共聚物阻垢劑的問世。像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羥丙酯/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烷磺酸/次磷酸三元共聚物等,都是為阻磷酸鈣垢而研制的。如果說,時至今日,碳酸鈣垢和磷酸鈣垢已經有了特效阻垢劑的話,對于硅酸鎂鈣、氫氧化鐵垢、氫氧化鋅垢、硫酸鈣垢和硫酸鋇垢,則還沒有那么有特效的阻垢劑,盡管已許多藥劑分別對這些垢類顯現出阻垢效果。
目前對阻垢、分散劑的研究集中于對各種共聚物的研制上。而且正在朝制備一劑多能的水處理劑的方向發(fā)展。另外,近年來對環(huán)保型阻垢劑的開發(fā),為保護環(huán)境和水資源不受污染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