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含絨量決定了絨的"質",蓬松度也是其中重要衡量指標。在充絨量相當?shù)那闆r下,蓬數(shù)越高,保暖功能越好。由于蓬松度越高,羽絨所包含的隔熱空氣就越多,隔熱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一般價格的羽絨服,蓬松度大約在450-500之間,價格稍高的羽絨服,蓬松度可以達到600-900。 從國際上較好的羽絨服(很多都是針對戶外運動來設計的)型號來看,篷數(shù)高的羽絨服充絨量一般都不高,這樣的規(guī)格一般作為內膽中間層,在戶外運動的話方便壓縮攜帶。而戶外運動中作為外穿保暖的,通常充絨量高、篷數(shù)較低,在650-750之間。 但如果是用于我們平時日常穿的話,筆者認為篷數(shù)在450-500就夠用了,對保暖作用更大的充絨量需要高一些。 折疊挑選門道 通過上面對基本概念的分享,接下來羽絨服將和大家講一下挑選羽絨服的門道。 1、聞一下羽絨服的味道,如果發(fā)現(xiàn)刺鼻或者有異味的就直接忽略掉。曾有人解釋說鵝絨比鴨絨貴的原因在于鵝絨無味,而鴨絨有味。但就如我前面已經提及過的,鴨絨和鵝絨加工處理的方式是一樣的,有味道的絨(不管是鵝絨還是鴨絨)都屬于不合格產品,千萬不能買。 2、要看一下羽絨服的標牌上標明的各項基本信息是否齊全,主要是含絨量、充絨量、絨毛種類和生產廠家基本信息,但一般沒有包含蓬松度的信息,這點你可以直接咨詢導購員。 3、仔細摸一摸羽絨服的內層,如果你覺得刺刺的,就是說明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較高(具體原因請看上文關于"羽絨"的概念),質量應該不會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則說明那這件衣服的含絨量相對比較高,保暖性較好。 4、接下來你可以將看中的幾件羽絨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樣的力度分別按住衣服的表層,回彈時間越快的羽絨服質量越好(表明蓬松度高)。而對于充絨量相同的羽絨服,體積越大(即羽絨服越蓬松)的品質越好。 5、最后就是用力拍一拍羽絨服,如果有絨毛或者粉塵出現(xiàn),就說明這件羽絨服的布料它的防絨性很差或者是縫合的針眼太大,這樣的羽絨服會越穿越羽絨服薄,防水性和透氣性也不會太好,對于這種就不建議購買了。 筆者在這里分享實體店中挑選羽絨服的門道。而對于網(wǎng)購的話,特別是海外購,筆者覺得最主要是看羽絨服的各項相關參數(shù)和其他用戶的評價。但本人覺得我網(wǎng)購還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網(wǎng)購--我會先進行線下研究,而不會依據(jù)網(wǎng)上介紹的信息決定下單。所以如果你有豐富的網(wǎng)購方面的經驗,即通過線上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不用實物調查就淘到稱心如意的羽絨服,筆者非常歡迎你來跟帖交流! 折疊購買時機 羽絨服作為價格較高的服裝類別,原本價格已經不菲。隨著服裝業(yè)的虛高抬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