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材料選擇上有所差別,將樹干用塑料薄膜封閉,強制性保溫保濕,比傳統(tǒng)的人工噴水養(yǎng)護更穩(wěn)定、更均勻,能將不良天氣對大樹的影響和傷害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在"三九"天和"三伏"天,切不可拆卸薄膜。必須經(jīng)過1至2年的生長周期,樹木生長穩(wěn)定后,方可卸下薄膜。上述的樹干保濕操作也可在大樹種植前進行,這樣更為方便。
草繩纏樹的危害以及為什么要使用裹樹布?
很多朋友還是堅持給樹干纏草繩,并且通過每天的澆水把草繩打濕,希望達到保水的效果。此時,這個措施不但起不到保水的作用,還會毀壞致密的角質(zhì)層。 眾所周知,角質(zhì)層的細胞是死細胞。死細胞長時間處于濕潤狀態(tài),一定會被腐生菌類破壞,我們平時見到樹干上長出蘑菇、蕈子等,實際上就是腐生真菌侵入角質(zhì)層的結果。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些腐生菌類沒有直接對樹木造成危害,但角質(zhì)層被破壞之后,反而容易造成樹干失水。 角質(zhì)層被毀壞,還會為某些腐生的病蟲,如霉菌類,蜚蠊類提供生存空間,使得形成層進一步遭受破壞。 站在這個角度,樹干包扎草繩進行噴濕保水,這個措施得不償失。
在炎熱的夏季,植物表面需要做到降溫、保濕、防曬,在寒冷的冬季則相反,植物表面需做到增溫、濕度小,這些是草繩及塑料薄膜無法兼有的,所以往往對植物的幫助有限,且需多次操作,冬天給樹木綁上,春天又要及時卸下,效果不好且費事費工。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裹樹布的出現(xiàn),宣告了草繩等粗陋的裹干材料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裹樹布又稱裹樹帶、纏樹布、纏樹帶、綠化繃帶、綠色纖維樹木養(yǎng)護帶。
特點:裹樹布具有抗風、抗寒、防凍性能,保溫保暖吸濕效果佳,吸熱透氣性強、色彩絢麗、柔軟性好、操作快捷、省工省時、多次反復使用、運輸方便、節(jié)能降本、利于樹木生長等很多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