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遇到任何一種脅迫,都會開啟次生代謝途徑,植物在逆境中會至少開啟20多條次生代謝途徑,其中有生物堿代謝途徑、酚類衍生物代謝途徑、類黃酮類化合物代謝途徑、有機酸代謝途徑、萜類代謝途徑這5條途徑能形成維持自身生長和抵抗不良環(huán)境的物質,植物的化感物質及品質與風味物質,這些產物新陳代謝對作物產量、品質和風味起著決定作用,包括防控病蟲害的免疫性物質,抗擊災害性天氣的物質,能除草的物質,具有修復功能的物質及品質與風味物質。只要作物的次生代謝被激活并正常運轉,植物的抗逆性就強,生產的農產品產量增加,果實品質好,風味就好。
作物開啟次生代謝的途徑的條件是營養(yǎng)加脅迫,植物在逆境環(huán)境中很容易被打開次生代謝途徑,此時如果沒有適當?shù)臓I養(yǎng)供應,沒及時給作物補充參與復雜生化反應的必要養(yǎng)分,植物次生代謝就會處于空懸狀態(tài),不會產生次生代謝產物,植物的抗逆性、免疫力也不提高。必須施用螯合態(tài)的中微量營養(yǎng)元素,給作物補充養(yǎng)分,營養(yǎng)復壯作物,生長健壯了,抗逆性、免疫力也就自然增強了。
中草藥制劑所含的功能性物質,包括氨基酸類、萜烯類、甾類、酚類、黃酮類、生物堿類、魚腥草素、多硫化合物等高能量物質,和硫、鈣等多種中微量元素。這些物質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影響植物的次生代謝:
1、提高葉綠素含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具的《獼猴桃葉片葉綠素含量測定》實驗報告證明:用中(草)藥制劑處理后的獼猴桃葉片中葉綠素總含量比未處理的提高了近一倍。這說明中(草)藥制劑可以提高作物葉片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供自身生長發(fā)育需要,增強生長勢,營養(yǎng)復壯作物,提高了作物抵抗災害性天氣和病蟲草害的能力。
2、提高酶活性。中(草)藥制劑可影響次生代謝途徑中各種酶的酶量或活性,影響次生代謝產物的合成,通過提高植物體內酶的活性來提高其免疫力和抗逆性。
3、抗病基因的誘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具的《靚果安對作物抗病基因的誘導作用》試驗報告證明:中草藥制劑可以誘導抗病基因的表達,可從根源上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醫(yī)養(yǎng)結合,營養(yǎng)復壯。中(草)藥制劑里的紫草素和魚腥草素等功能性物質有修復傷口、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還可以修復植物受傷的傳輸組織,恢復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謝途徑。病原菌主要通過自然孔(氣孔、皮孔)和傷口(機械損傷、凍害、冰雹、不規(guī)范的農事操作等引起)侵染作物,引發(fā)病害,解決了兩孔的問題,阻斷了病原菌的入侵途徑,可以從源頭起到預防病害的效果。其中含有高能量物質與中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起到營養(yǎng)復壯、提質增效的作用,農產品產量高,色澤、品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