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清洗時近幾年來開發(fā)的水泥行業(yè)余熱發(fā)電AQC管束清灰的新技術。這種新技術的應用顯示比傳統(tǒng)除灰方法優(yōu)越。
目前國內水泥廠窯頭窯尾余熱發(fā)電鍋爐在4-8年的使用中多數(shù)沒有徹底做過清灰處理(與平時的清灰器、振動篩等有區(qū)別)。隨著裝置運行的延長、爐內表面會逐漸沉積灰垢,主要是不完全燃燒的積灰,由硫酸鹽、鈣、鎂、硅、鎳、釩等元素的氧化物構成,其沉積厚度和運行裝置的運行時間長短有關。
一般厚度2 ~15 mm。其灰垢隨燃燒 、溫度和受熱面的不同 而產(chǎn)生不同形式的積灰有的較為疏松 ,有的則十分 牢固致密 ,吸附在爐管上甚至有的氧化物在一定條 件下 ,會造成爐管腐蝕 。由于灰垢導熱系數(shù)在104. 6~314 J / (m ·h·℃),熱阻是鋼材的 400 倍 ,因而導 致加熱爐熱效率降低 ,爐膛溫度上升 ,一旦超出了工藝要求指標 ,嚴重影響裝置正常生產(chǎn),給企業(yè)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
積灰按溫度可劃分為高溫區(qū)積灰、過渡區(qū)積灰和低溫區(qū)積灰,熱管換熱設備的積灰主要是低溫區(qū)積灰。低溫區(qū)積灰一般為疏松式積灰,主要發(fā)生在溫度較低的部位上。積灰形成的機理較復雜,一般認為疏松式積灰是由于引力和靜電引力的作用而形成。資料表明,當灰粒的當量直徑小于3 u m時,灰粒與金屬管壁間、灰粒與灰粒間的萬有引力超過灰粒本身的重量,煙氣中所含的微小灰粒沖刷到管壁時,就
吸附在金屬表面或積灰表面上。另外,煙氣流動時,因煙氣中灰粒的電阻較大會發(fā)生靜電感應,雖然受熱面的材質是良導體,但當受熱面積灰后,其表面就變成了絕緣體,很容易將因靜電感應而產(chǎn)生的帶異種電荷的灰粒(當量直徑小于10 u m)吸附在其表面上,形成疏松式積灰。疏松式積灰在以下條件下均可形成低溫粘結性積灰:①燃料燃燒不充分而形成高粘度聚合物,此種聚合物極易吸附于管壁上,不容
易脫落而形成粘結性積灰。②當灰垢吸收煙氣中S0。和水蒸氣后轉化成硫酸鹽,形成粘結性積灰。
3.影響積灰的主要因素:
在同一種煙氣環(huán)境中,換熱管表面上積灰多少,主要有以下因素有關。煙氣流速:煙氣流速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參數(shù),它將影響換熱設備的的傳熱、流動阻力、磨損及自清灰能力等。隨著設備內溫度的下降,進出口密度、動力粘度和導熱系數(shù)明顯變化,從而引起出口處流體的速度大幅降低,其結果是傳熱系數(shù)和自清灰能力下
降,造成換熱設備后排的積灰。據(jù)文獻記載:流速從2m/s增至lOm/S,對于順排,可使污垢系數(shù)降低5’lO倍,叉排降低15’20倍。由此可見,提高煙氣流速起到了“自吹灰”的作用。
4.翅片間距
據(jù)文獻記載:在4’6mm片距,2。4 m/s煙速下,迎風面和背風面均呈積灰,對于10’12ram片距的管束即使在2’4 m/s的低速下,迎風面只有后幾排有少許積灰。
5.管間距
據(jù)文獻記載:對于叉排管束橫向管間距對污垢系數(shù)影響較大,橫向管間距系數(shù)(6。=S。/d)與縱向管間距系數(shù)(6。=S。/d)從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在6m/s流速下,6。從1.9NIJ2.5污垢系數(shù)增N1.3倍,而6。從1.sN3.1污垢系數(shù)增加6—7倍。但當6。>2.5N,則其影響就不大了。一般情況下,相同管間距及流速下,叉排污垢系數(shù)高于順排;但速度大于9’1lm/s時,其差別減小。如前所述,流速對污垢系數(shù)的影響叉排大于順排。
6.減少積灰及清灰的有效措施
從上述分析,為減少余熱鍋爐的積灰及清除積灰,從設計上應采取如下措施:
實際應用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清灰方法:
1)在換熱器中裝有固定的或可移動的吹灰器或固定吐灰管,每班以壓縮空
氣或蒸汽進行吹掃。
2)管束或單根熱管在停爐時從熱換器中抽出加以清灰。
3)在換熱器煙氣入口處裝設煙氣切換擋板,利用煙氣聚流來進行吹灰和安裝除塵器。目前采用的除塵器大致有:慣性重力除塵器、旋風除塵器、靜電除塵器、聲波除塵器等。其中,慣性重力除塵器簡單易行,切投資相比也較少。
4)在設備結構設計上,也要有清灰措施——設置清灰門,在定期運行中,定期清灰。
但是不容易脫落而形成粘結性積灰是清理不掉的,經(jīng)過長期的累計,會嚴重影響設備運行。此時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工作,而干冰清洗技術是最合適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