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而就整個機器人行業(yè)來說,未來的驅動力則有五個方面:低能耗且可靠傳感器的研發(fā)、人類借助機器“改變身體”的需求、網(wǎng)絡互聯(lián)、各國資金方面的巨大投入和競爭、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的發(fā)展。
4.納米和微納米技術的發(fā)展給機器人提供了新的應用領域,即在非常小、看不見、摸不著的操作環(huán)境中的加工能力,比如納米碳管和石墨烯——把這些材料變成有用的裝置,我們需要的是全新的加工工具和手段。這便是所謂的“超限機器人”,其超越了人的限度,克服距離、尺寸和環(huán)境給人類帶來的困難。
5.從技術的角度上看,工業(yè)機器人的突破口主要有三:一是機器人的作業(yè)能力,從靈巧性入手;二是機器人的自主決策能力要增加;三是機器人的交互能力。
6.而從機器人本身具備的屬性上看,現(xiàn)在機器人具備兩大屬性,第一個屬性是機器人的機器屬性或者機械屬性,機器人發(fā)展到目前重點發(fā)展的是這個屬性。第二是人的屬性,智能、智慧、靈巧性。今天可以說機器人正處在一個由機器向人的轉折點上,也就是智能的提升。
7.在這之中,“與人共融”是整個機器人行業(yè)的未來,“能在同一自然空間里工作,能夠緊密地協(xié)調,能夠自主的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夠自然的交互,同時要保證安全。實現(xiàn)這樣的與人共融的機器人,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就會改變,是一種朋友關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幫助。”
保持清醒
“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目前為止機器人的擁有量不到200萬臺,而中國一年的汽車產量2000萬臺。機器人作為一種產業(yè)或者產品,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边@是新松總裁曲道奎在昨天下午的論壇環(huán)節(jié)潑的“冷水”。而原因在于,由于“眾多技術的限制使機器人只是局限在制造業(yè)很窄的一部分里”。
盡管如此,機器人在全球范圍的熱度卻仍在持續(xù)升溫。
實際上,當前就制造業(yè)向“智造業(yè)”的轉型發(fā)展已成為共識,南方所出現(xiàn)的“機器換人”的大潮便是一個典型代表。在產品生命周期縮短、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提高的今天,傳統(tǒng)的那一套大規(guī)模流水線工業(yè)已經跟不上節(jié)奏——智能手機的更新?lián)Q代已被壓縮到1年以內,連汽車的更新周期也減少到了3年,靈活、快速及可以隨時變化升級的生產線為工業(yè)機器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
不過,工業(yè)機器人也并非是萬能藥。目前,在很多場合下,工業(yè)機器人并不能簡單的替代人工,它們當中既有造船、航空等高精度裝配作業(yè),也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拔覀兠媾R著一種選擇,不然做全自動化的生產線,不然設計一個手工作坊,人和機器人不能很好的融合?!?
TERADYNE 950-563-04
TERADYNE ASSY 118227
TERADYNE MVME2604 712I/O 模塊 950-563-02 模塊
TERADYNE 950-665-03
TERADYNE 950-660-02 模塊
TERADYNE 950-710-00
TERADYNE 950-678-01 模塊
TERADYNE 950-596-03
TERADYNE 950-658-00
TERADYNE 950-678-04 模塊
TERADYNE 950-658-02
Teradyne 804-972-07 MVME2604 712I/O 模塊
TERADYNE PN: 873-21 2-00 829-496-C
Teradyne Large Lot Circuit Boards and Components TLSI
Teradyne TW928 950-928-01/A & 949-717-00/B
TERADYNE 873-079-00 MPD 41956
TERADYNE 950-661-10 TW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