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推出USB3.1母頭Type-C3.1規(guī)范雙面插接口,USB
Type-C(簡稱USB-C),它具有全新的接口尺寸和略顯酷炫的名稱,非常容易使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小伙伴以為這是一種全新的USB標準,但實際上并不是。Type-C只是USB3.1標準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新的標準。在最新的USB3.1標準中,有三種接口樣式,一個是Type-A(即Standard-A,傳統(tǒng)計算機上最常見的USB接口樣式),一個是Type-B(即Micro-B,三星Galaxy等手機配備的接口樣式),另外一個是Type-C。
事實上,USB作為一種技術的標準,每一個新版本的制定都要在技術更新的基礎之上考慮對前代版本的兼容性問題。單從接口標準的角度,Type-A的樣式理論上可以兼容從USB誕生到如今的幾乎所有配備USB接口的電腦(2015年最新發(fā)布的Macbook和Chromebook
Pixel除外),因為Type-A被USB3.1之前的每個版本都確定為唯一的與電腦端相連接的USB接口類型。
可以說,在USB3.1標準的三種接口中,Type-A和Type-B更多的是考慮向下兼容和統(tǒng)一已有接口的問題。按照鈦媒體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二者的存在也算是新標準對于過去的一種妥協(xié);當然這種妥協(xié)是很有必要的。唯有Type-C才是USB3.1真正意義上最有亮點的開創(chuàng)之處。其開創(chuàng)性不僅僅體現在相對于以往的技術標準上的提升,也更為集中地體現在了它史無前例的外觀樣式;這種樣式是全新的,完全地面向未來的。
蘋果12英寸Macbook的發(fā)布反響一般,卻讓USB
Type-C瞬間名滿全世界。Type-C具備的以下特性決定了它注定代表了數據接口的未來:
更高效的數據傳輸能力
每一代USB標準的提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數據傳輸速度和效率的問題。在被Type-C支持的USB3.1標準之下,數據的理論傳輸速度已經從USB2.0時代的480Mbps(相當于60MB每秒)提升到了10Gbps(相當于1280MB每秒),數據的傳輸損耗率也由USB3.0的20%下降為3%。
更加豐富的可擴展性
計算機可以通過USB與幾乎所有的外部設備相連接,但是在影音的傳輸上,USB3.0及其之前的版本都只能停留在最高1080P的Full HD等級上,而USB3.1標準下的Type-C接口可以最高傳輸4K顯示畫面。
更強的供電能力
USB3.1標準下Type-C接口的供電能力可以達到最高20V/5A,不僅可以滿足手機充電的要求,還能夠滿足平板設備和計算機的充電需求;另外,在這種供電能力下,也可以免去其他用電功率較高的外部設備需要另接電源的麻煩。
更纖薄的外形
與Type-A一貫的龐大和Type-B的大寬度相比,Type-C大小約為8.3mm
2.5mm的外形更加適應人們對于筆記本、平板和手機等移動設備在機身厚度方面越來越苛刻的要求。傳聞中下一代iPhone的厚度可能為4.3mm,這對設計厚度為2.5mm的Type-C來說依然綽綽有余。
正反面皆可插入
這個特性也是Type-C最為人稱道的一點,也是它與其他接口相比最為人性化的地方;它解決了無論是電腦還是平板、手機等各種設備的“USB永遠插不準”的難題。
USB Type-C的未來在哪? 蘋果谷歌微軟英特爾都支持
對于一項新技術來說,最大的問題也許不是它究竟比原有技術先進多少,而是在推廣過程中能獲得多少廠商的支持。不過這個問題顯然不會出現在USB Type-C上。
在蘋果推出使用USB
Type-C接口的MacBook后,谷歌也迅速跟進,推出了具有USB
Type-C接口的Chromebook Pixel。
英特爾曾表示,“這一全新基于行業(yè)標準的薄型接口,具備了傳輸數據、充電、視頻傳輸等功能,未來所有設備都會需要到它,包括超薄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和臺式機等設備。”
微軟也多次提到,“Windows
10引入了對USB Dual Role和Type-C支持,這將開創(chuàng)更多新的有線連接方案,例如手機與USB外設相連交互,或者筆記本電腦與使用 USB Type-C 接口的顯示器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