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機械過濾器筒體內(nèi)以不同粒徑的濾料,從下至上按大小壓實排列。當水流自上往下流過濾層時, 水中含有的懸浮物質(zhì)流進上層濾料形成的微小孔隙,受到吸附和機械阻流作用,懸浮物被濾料表層所截留。同時,這些被截留的懸浮物之間又發(fā)生"重疊"和"架橋"作用,在濾層表面形成薄膜,繼續(xù)發(fā)生過濾作用。這即是所謂濾料表層的薄膜過濾效應。這種薄膜過濾效應不但表層存在,而當水流進入中間濾料層時也產(chǎn)生這種截留作用。與表層的薄膜過濾效應不同的是,這種中間截留作用稱之為滲透過濾作用。
此外,由于濾料彼此之間緊密排列,水中的懸浮物顆粒流徑濾料顆粒形成的曲曲彎彎孔道時,就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與濾料表面相互碰撞和接觸,于是水中的懸浮物在濾料的顆粒表面絮凝相互粘附,發(fā)生接觸混凝作用。
1.設計壓力:0.6MPa
|
7.反洗時間: 5 ~l0min
|
2.試驗壓力: 0.75MPa
|
8.濁度:
進水10~20mg/L 出水2~5mg/L 進水< 10mg/L 出水< 2mg/L 石英砂層高(mm) 200 150 150 100 600 粒徑(mm) 10~20 5~10 2.5~5.0 1.0~2.5 0.5~1.0 |
3.工作溫度: 5 ~50℃
|
|
4.運行流速: 10~12m/h
|
|
5.反洗強度: 16~18L/m2.s
|
|
6.操作方式:手動或自動控制
|
9.罐體材質(zhì):Q235涂環(huán)氧或襯膠、304 L、316L
|
石英砂層高(mm)
|
200
|
150
|
150
|
100
|
600
|
粒徑(mm)
|
10~20
|
5~10
|
2.5~5.0
|
1.0~2.5
|
0.5~1.0
|
備注
|
下封頭按實際高度填裝 20~25mm 卵石
|
||||
順序
|
由底層依次填裝(按本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