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 | 其他 | 型號 | UHZ |
測量范圍 | 0-50米 | 測量精度 | 0.1 |
分辨率 | 100% | 盲區(qū) | 無盲區(qū) |
壓力 | 0-64MPA | 供電電壓 | 24v |
數(shù)字輸出 | 4-20mA | 測量管材質 | 不銹鋼304 |
防護等級 | IP65 | 加工定制 | 是 |
產地 | 無錫 |
鍋爐液位計耐高壓廠家電話
磁翻板液位計產品可以做到高密封、防泄漏和在高溫、高壓、高粘度、強腐蝕性條件下安全可靠地測量液位,全過程測量無盲區(qū)、顯示醒目,讀數(shù)直觀,并且測量范圍大,磁翻板液位計,出廠前均已按照客戶的要求調整到好狀態(tài)。但為了可靠起見,用戶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仍然需要對變送器的零位和???量程進行復查或必要的調整。其方法如下:配上液位報警、控制開關,可實現(xiàn)液位或界位的上下限報警和控制,配上液位變送器可將液位界位信號轉換成二線制4~20mADC的標準信號,實現(xiàn)遠距離檢測、指示、記錄與控制。磁翻板液位計電伴熱帶主要有單根電熱帶和多根電熱帶之分。磁翻板液位計的浮筒捆綁有磁翻片和顯示面板組件,磁翻片是通過浮筒內磁浮子的磁耦合作用而發(fā)生翻轉的。為了不使顯示面板遠離浮筒而影響磁翻片的翻轉,磁翻板液位計的伴熱保溫一般采用自控溫電伴熱帶,且采用平行敷設和多根電熱帶的方式,在不影響伴熱效果的前提下避開顯示面板進行安裝。
特點
具有耐高溫、高壓、泄漏點少,液位顯示明顯,能現(xiàn)場顯示,能遠距離傳送模擬信號,能實現(xiàn)報警和自動控制。 注意:調零和調滿電位器為精密器件,用力要輕柔、均勻。切勿對其施加過大的應力!以免影響您的正常使用。
磁翻板液位計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既經濟又穩(wěn)定的液位測量儀表。它是基于阿基米德浮子原理和磁耦合原理共同作用而制成的一種液位測量裝置,不僅可以實現(xiàn)就地現(xiàn)場顯示,還可以將測量的液位信號通過標準4-20mA等工業(yè)信號遠程傳輸出相應的集中管理控制中心,以實現(xiàn)遠程集中觀測與控制管理。結構原理磁翻板液位計的主體為不銹鋼材質,防腐型PP(聚炳烯)、F46型(四氟乙烯)材質可選。磁性浮子在主體導管內,隨被測介質液位的升降而上下浮動,利用磁耦合原理指示紅、白翻柱轉動,從而實現(xiàn)液面高度清晰的雙色顯示。如被測量的液體較粘稠,在冬天易凍結,這時可采取電伴熱或蒸汽夾套的型式進行保溫,以保證液體的流動性,使磁浮子能夠正常工作。304不銹鋼,是一種通用性較強的鉻-鎳不銹鋼材料,密度約為7.93g/cm3,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耐一般腐蝕性能,而且價格便宜,在儀表行業(yè)里應用較為廣泛。特別是在干燥清潔的大氣環(huán)境下,工業(yè)生產中的循環(huán)用水、工業(yè)排水、工業(yè)廢水、自來水、油脂類和弱酸弱堿類等液體的液位測定時,多采用304不銹鋼。
安裝注意事項
1、在使用前應該先用校正磁翻板式液位計鋼將零位以下的小球設置成紅色,其它球設置成白色,這樣能方便觀看;
2、測量的介質內部不應該含有固體雜質或者磁性物質等,以避免對浮子造成卡阻,導致測量不準確性開啟電源,使液位計的變送器熱穩(wěn)定(一般30min即可)。
3、打開底法蘭盲板,裝入磁性浮子時應注意重端帶磁性一端向上,不能倒裝;
4、磁翻板液位計的安裝位置,應該避開或者遠離物料介質進出口處,避免因物料流體局部區(qū)域的急速變化而影響液位測量的準確性;另外,316L不銹鋼還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不銹鋼標準的焊接方法進行焊接,且不需要進行退火處理等優(yōu)點。
5、液位計必須要垂直安裝,以保證磁性浮子在主導管內上下運動自如;
6、應該根據(jù)測量介質的情況,不定期的清洗主導管清除雜質以避免對浮子造成卡阻,導致測量不準確性;調試工作完成,可以投入使用。PP聚丙烯塑料,是一種半結晶的熱塑性塑料,熔點為164~170℃,其密度為0.90~0.91g/cm3,能耐大多數(shù)的低濃度的有機和無機酸、堿、鹽的腐蝕。但其耐腐蝕性不如聚四氟乙烯材料,對紫外線,耐候性稍差,因此對腐蝕性較強的介質和對耐候性有較高要求時,一般不用PP塑料。PP塑料型磁翻板液位計一般應用在溫度T≤60℃,壓力P≤0.4MPa的室內工況下較佳。
7、在調試的時候應該先打開上部引管閥門,然后再緩慢開啟下部閥門,讓介質平穩(wěn)進入主導管運行中應該避免介質急速沖擊浮子,引起浮子劇烈波動,影響顯示的準確性)。主浮筒材質采用304不銹鋼。磁翻板液位計怎樣避免液位計堵塞,減少對發(fā)生堵塞的液位計的清理工時,從而實現(xiàn)對爐體水位的實時監(jiān)控,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利用PDCA工藝控制方法,明確問題癥結,從癥結入手分析主要原因,制定應對對策并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