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 | 飛純 | 型號 | ERICORE |
電壓等級 | 低壓 | 線芯材質(zhì) | 紫銅線 |
護套材質(zhì) | 其他 | 形狀 | 其他 |
軟硬 | 其他 | 芯數(shù) | 其他 |
產(chǎn)地 | 其他 | 產(chǎn)品認證 | 其他 |
避雷下導體電纜是專門設計的低電感、低阻抗的電纜,目的是*小化由于雷電脈沖引起的電壓。這個電纜有比通常高壓電纜更高的性能,是專門為控制雷電脈沖而設計的。
減少雷電脈沖所帶來的沖擊和破壞就是截取雷電后,以*短的途徑和*少的時間,把高電壓和大電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為了進一步的理解電纜的技術數(shù)據(jù),有必要來審視雷電原理和由此產(chǎn)生的電壓。內(nèi)部導體和外部護套之間電壓由三個不同參數(shù)來決定的。當電纜傳送雷電能量到大地時,這三個不同參數(shù)分別在不同階段起主要作用。
ERICORE在雷電控制過程的每個階段發(fā)揮特出性能,以便能把能量安全傳送到接地系統(tǒng)。
作為一個例子,考慮以下在50米長的傳統(tǒng)的下導體(25mm*3mm銅帶)和ERICORE下導體之間的比較,使用空氣擊穿電場(通常為3MV/m)和電纜終端電壓(200kV)作為下導體“故障”的標準。
當只傳導30kA的雷電電流時,傳統(tǒng)下導體將也會導致閃絡或建筑物電介質(zhì)擊穿。而ERICORE屏蔽/絕緣下導體可輕松處理90kA雷電電流。只有大約5%雷電有這個幅度的雷電電流,大約相當于閃電密度為5次/平方公里/年的地區(qū)每30年才發(fā)生一次的概率(大約80雷電日/年)。
下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