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廠家 | 亳州富家藥材合作社 | 品種 | 赤芍種子 |
類型 | 種子 | 等級 | 原種 |
純度 | 99 | 凈度 | 99 |
種子發(fā)芽率 | 98 | 種苗成活率 | 98 |
苗高 | 15 | 水分含量 | 100 |
適宜種植地區(qū) | 全國各地 | 包裝方式 | 編織袋 |
包裝規(guī)格 | 50 | 儲存方式 | 陰 |
產(chǎn)地 | 安徽亳州譙城區(qū) |
白芍我們對其很是熟悉,是常見的一種中草藥,同時它的花開極為漂亮,還是一種觀賞植物,它具有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功效,主要用于盜汗、等癥狀。它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種植技術(shù)也相對成熟,下面小編帶來白芍的種植技術(shù),一起來看看吧。
1、選地整地
選擇排水良好、通風(fēng)向陽的的地塊種植,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前茬好為玉米、小麥或豆類的作物。白芍的根系較深,所以在整地要深耕細作,并施好基肥,要求要深耕30-40cm,皆可翻耕施入農(nóng)家肥3000-400公斤,將其和土壤均勻的混合在一起后,在耙平,做成快1.5-2.5米的畦。如果是降水量較大的地區(qū),或者土壤排水不良,畦可寬為1米時左右。
2、繁殖
白芍有分根繁殖(芽頭繁殖)和種子繁殖兩種繁殖方法,分根繁殖選擇在8-10月種植,如果種植時間過晚,芽頭已經(jīng)發(fā)出新根,在種植時容易被弄斷。收獲芽頭時,將芽頭從根系上切下,再選擇形狀粗大、不空心、無病蟲害的芽盤,將其自然的切成數(shù)塊做種。栽種時采用穴栽方法,挖穴3-6cm,株行距50×30cm,每穴放一兩個芽頭,覆土?xí)r可施入糞肥,再埋土堆成饅頭狀小堆。單瓣芍藥結(jié)實多,在8月份種子成熟時將其采收,采收后即可進行播種,也是采用穴播方法,播種時用細土攪拌播下,種子的繁殖期過長,一般播種到定植要2-3年,比較少用。
3、中耕除草
種植時每年要中耕除草4-6次,促進植株生長,但是注意中耕時要淺耕,以免傷害到根系,導(dǎo)致死苗。在10月底或11月初時,這時氣溫下降,地溫也隨之下降,需將地面10cm以上的枝葉剪除,有利越冬。
4、水肥管理
在施足基肥后,當年一般是不要繼續(xù)追肥了,一般在種植后的年開始追肥,每年追肥3次,次在3-4月氣溫回升時,這時澆施糞肥即可;次在4月底,同樣施一次糞尿肥,每畝500公斤;第三次在10-11月月底前,每畝施入200公斤的圈肥。白色是喜旱怕澇的植物,所以一般無需進行澆水灌溉,只有在嚴重干旱時澆一次透水即可,在陰雨季節(jié)要及時排水防澇,以免積水過大引發(fā)根系腐爛。
5、采收
白芍在種植3-5年后即可采收,采收時間在6-9月,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采收會影響到產(chǎn)量和質(zhì)量,而過晚淀粉以經(jīng)轉(zhuǎn)化,過于干燥不堅實,易碎。采收時選擇晴天,將地上根莖區(qū)別割除,將根莖挖出,去除泥土,將芽頭切下做種,根系加工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