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廠家 | 亳州富家藥材合作社 | 品種 | 白芍芽 |
種類 | 白芍芽 | 類型 | 種苗 |
等級 | 原種 | 純度 | 98 |
凈度 | 97 | 種子發(fā)芽率 | 96 |
種苗成活率 | 95 | 苗高 | 15 |
水分含量 | 0.8 | 適宜種植地區(qū) | 全國各地 |
包裝方式 | 編織袋 | 包裝規(guī)格 | 25 |
儲存方式 | 干 | 產地 | 安徽亳州譙城區(qū) |
白芍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白芍為常用中藥材。具有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的功能。《本經》只言芍藥。南北朝陶弘景始分白芍與赤芍兩種。而宋·陳承即言:“……今世所用,者多人家種植。”足證明此品應用及栽培歷史悠久,為栽培中藥材之一。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 f10ra Pall.的根。均為栽培。主產浙江,安徽,四川,山東,河南,湖南等省。以浙江省的杭白芍、安徽的毫白芍、四川的中江白芍質優(yōu)而國內外。
【生長環(huán)境】芍藥多栽培于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適宜溫暖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白芍宜種于排水便利,地勢較平坦的細沙黃土和大巖黃土地;黏重土和巖礫土均不宜栽種。收獲后即將土翻挖50~67cm深,使土曬泡,第2次到8月復翻1次,拌牛糞或塘泥,溝泥2500~5000kg作基肥。
2、選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花白蔸:蔸葉細分枝少,根頭粗圓,品質好。
(2)紅花麻蔸:根粗壯而長,皮略帶黑色,產量高。
(3)紅花紅蔸:根長而瘦,產量高。
(4)紅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
其中以白花白蔸為好,紅花紅蔸和紅花麻蔸次之,紅花青蔸差。
3、栽種: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當大暑前后收獲白芍時,將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種。老蔸無芽的一節(jié)切去,用黃土埋栽1個月左右,發(fā)芽后又可作種。種芽以粗壯飽滿有2個芽苞的為好。收種時,如果土地潤濕,馬上可以栽種。若當時雨水少,土太干,可將種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風的房屋里,用潤細黃土堆放至立秋處暑邊,再行定植。栽種時8~10月均可,但以9~10月氣候溫和,土質滋潤時為好。栽種時用一短把鋤頭,挖一鋤深,隨即將種芽放下,栽的深度應保持幼芽在土面上3cm左右,根系要伸直擺平,不能彎折,老苗應露出在外。株行距43~50cm,每蔸以3個芽種為好,如果一蔸只有2個芽,就需另配一個種栽在一起。栽好后踩緊土,并淋1次淡糞水。每667㎡栽2000~3000株,需種85~1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