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 | |||
---|---|---|---|
品牌/廠家 | 亳州富家藥材合作社 | 品種 | 白芍芽 |
種類 | 白芍芽 | 類型 | 種苗 |
等級 | 原種 | 純度 | 98 |
凈度 | 97 | 種子發(fā)芽率 | 96 |
種苗成活率 | 95 | 苗高 | 15 |
水分含量 | 0.8 | 適宜種植地區(qū) | 全國各地 |
包裝方式 | 編織袋 | 包裝規(guī)格 | 25 |
儲存方式 | 干 | 產地 | 安徽亳州譙城區(qū) |
白芍芽間管理技術
白芍為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之一,每年的市場需求量極大,在各地皆有栽培。那么種植白芍該怎么管理呢?
1、中耕除草
白芍每年要進行中耕2次,一次在秋季,一次在冬季,在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后,要進行扒土,以利出苗。而由于種植密度較大,在幼苗出土后較小,田間極易滋生雜草,和白芍芽幼苗爭水爭肥,不利白芍芽的生長,所以要勤除草。以后每年出苗枝封行前要進行中耕除草,中耕時要注意深度,以免對幼苗根系造成損傷。
2、培土亮根
在10月下旬時,要離地面7-8厘米處修剪枝葉,而且還有培土15厘米左右,這樣以利根系越冬,保護白芍芽,以利解凍后萌芽。在第二年5月份時,要將根頭的土壤扒開,讓根系裸露出來,將其晾曬一周左右,再培土護根。這樣可以利用高溫殺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為了提高產量和品質打下基礎,但是亮根時需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
3、追肥
白芍的生長期對于肥料的需求較多,追肥要分期進行,以滿足它對養(yǎng)分的需求,一般種植第二年期,每年需追肥3次。次在3-4月進行,每畝追肥稀薄的人糞尿250公斤;第二次在4月下旬,每畝施入人糞尿500公斤;第三次在10-11月,以廄肥為主,每畝施入1500-2000公斤。第三年以農家肥為主,搭配適量的化肥,每次施肥宜在植株兩側開穴施入。
4、排水灌溉
在白芍生長過程中,喜旱怕澇。所以一般無需進行澆灌,只需在長時間干旱時進行適當的灌溉時即可。在雨季時要注意及時將地表積水排除,以免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