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參數(shù) | |||
---|---|---|---|
品牌/廠家 | 藝景苗木種植 | 品種 | 雪松 |
用途 | 行道樹 | 樹形 | 寶塔形 |
是否古樹 | 否 | 栽培環(huán)境 | 露天 |
葉色色系 | 綠色系 | 色葉類型 | 常色葉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是否移植苗 | 是 |
胸徑 | 7cm | 土球直徑 | 45cm |
冠幅 | 1-180cm | 地徑 | 1-15cm |
高度年生長量 | 20cm | 胸徑年生長量 | 2m |
樹齡 | 1-6年 | 株高 | 1-7m |
生長地區(qū) | 河南洛陽 | 土壤要求 | 酸性土壤上生長旺盛 |
改善環(huán)境作用 | 綠化凈化 | 產(chǎn)地 | 河南洛陽 |
價格僅供參考,詳情請來電咨詢!?。?/strong>
灰霉病防治
灰霉病主要危害雪松的當年生嫩梢及兩年生小枝。嚴格地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嫩梢枯梢型:主要發(fā)生在嫩梢上,初期癥狀同潰瘍型,但當病部出現(xiàn)水漬狀腐爛后難以形成愈合組織,當病部達到嫩梢周長的2/3 以上時,嫩梢即自病部向下彎曲、萎蔫、枯死。病情發(fā)展迅速,從癥狀出現(xiàn)到嫩梢枯死,只需4至5天。雨天病部會長出一層灰霉。
2.潰瘍型:主要危害雪松的嫩梢。初期在嫩梢基部產(chǎn)生淡褐色圓形、近圓形不規(guī)則小斑,后逐漸擴大成中部下凹的大病斑,在下凹初期呈深褐色水漬狀腐爛。病愈后,原來腐爛的表皮干裂。
3.小枝枝枯型主要發(fā)生二年生小枝上。病斑主要從病死的嫩梢擴展而來。初期在枯梢和小枝交界處形成一圈赤褐色凹陷,后逐漸形成明顯的病斑,病斑不開裂,有少量的樹脂溢出,皮層和木質(zhì)部表層呈深褐色。病斑擴展至小枝一周后,小枝上部枯死。該病的發(fā)生與流行與氣候條件關(guān)系密切。
防治方法
①雪松宜種植在排水良好、通風透光的地方,種植時不宜過密。
②對病死枯梢應及時剪除并銷毀。
③發(fā)病期可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5%代森銨水劑1000倍液、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
枯病防治
雪松葉枯病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子囊盤)在病落針葉越冬后,次年3-4月間形成子囊盤,4 -5月間子囊抱子陸續(xù)成熟;在雨天或潮澀的條件下,因子囊盤吸水膨脹而張開,露出乳白色的子囊群;子囊袍子從子囊內(nèi)擠出后進一步借氣傳播。病菌由雪松葉氣孔侵入,經(jīng)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由于分生抱子器中產(chǎn)生的分生抱子萌發(fā)力很差而無侵染力,故無再侵染。但因子囊子包子放射時間很長,達3個月左右,自春至夏都可能有新的侵染。 在子囊抱子飛散期間,如果降水量大,濕度,有利于侵入。林地干旱,土壤癖薄,雪松遭受病蟲害和管理不良等,都可能促使病害的發(fā)生。
無公害防治措施:
①加強撫育管理,使雪松生長旺盛,增強抗病力。
②對小面積人工林、雪松苗圃等有條件的地方,在子囊抱子飛散前除去病葉,以減少侵染來源。
③在子囊抱子成熟后飛散期間,噴1 : 2: 200倍量式波爾多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5%可溫性 多菌靈400-500倍液,或65%可濕性代森特8倍液防治2- 3次, 每次間隔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