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西門子代理商
西門子可編程控制器應用設計與調試的主要步驟
( 1 )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對象的工藝條件和控制要求
a .被控對象就是受控的機械、電氣設備、生產線或生產。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應完成的、自動工作循環(huán)的組成、必要的保護和聯鎖等。對較復雜的控制,還可將控制任務分成幾個部分,這種可化繁為簡,有利于編程和調試。
( 2 )確定 I/O 設備
根據被控對象對 PLC 控制的功能要求,確定所需的用戶輸入、輸出設備。常用的輸入設備有按鈕、選擇開關、行程開關、傳感器等,常用的輸出設備有繼電器、器、指示燈、電磁閥等。
( 3 )選擇的 PLC 類型
根據已確定的用戶 /O 設備,統計所需的輸入和輸出的點數,選擇的 PLC 類型,包括機型的選擇、容量的選擇、 I/O 模塊的選擇、電源模塊的選擇等。
( 4 )分配 I/O 點
分配 PLC 的輸入輸出點,編制出輸入 / 輸出分配表或者畫出輸入 / 輸出端子的接線圖。接著九可以進行 PLC 程序設計,同時可進行控制柜或操作臺的設計和現場施工。
( 5 )設計應用梯形圖程序
根據工作功能圖表或狀態(tài)流程圖等設計出梯形圖即編程。這一步是整個應用設計的核心工作,也是比較困難的一步,要設計好梯形圖,首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電氣設計的實踐。
( 6 )將程序輸入 PLC
當使用簡易編程器將程序輸入 PLC 時,需要先將梯形圖轉換成指令助記符,以便輸入。當使用可編程序控制器的輔助編程在計算機上編程時,可通過上下位機的連接電纜將程序下載到 PLC 中去。
( 7 )進行
程序輸入 PLC 后,應先進行工作。因為在程序設計中,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因此在將 PLC 連接到現場設備上去之前,必需進行,以排除程序中的錯誤,同時也為整體調試打好基礎,縮短整體調試的周期。
( 8 )應用整體調試
在 PLC 軟硬件設計和控制柜及現場施工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整個的聯機調試,如果控制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則應先作局部調試,然后再進行整體調試;如果控制程序的步序較多,則可先進行分段調試,然后再連接起來總調。調試中發(fā)現的問題,要逐一排除,直至調試成功。
( 9 )編制技術文件
技術文件包括說明書、電氣原理圖、電器布置圖、電氣元件明細表、 PLC 梯形圖。
程序由PLC制造廠商設計編寫的,并存入PLC的存儲器中,用戶不能直接讀寫與更改。程序一般包括診斷程序、輸入處理程序、編譯程序、信息傳送程序、監(jiān)控程序等。
PLC的用戶程序是用戶利用PLC的編程語言,根據控制要求編制的程序。在PLC的應用中,重要的是用PLC的編程語言來編寫用戶程序,以實現控制目的。由于PLC是專門為工業(yè)控制而的裝置,其主要使用者是廣大電氣技術人員,為了他們的習慣和能力,PLC的主要編程語言采用比計算機語言相對簡單、易懂、形象的專用語言。
PLC編程語言是多種多樣的,對于不同生產廠家、不同系列的PLC產品采用的編程語言的表達也不相同,但基本上可歸納兩種類型:一是采用字符表達的編程語言,如語句表等;二是采用圖形符號表達編程語言,如梯形圖等。
以下簡要介紹幾種常見的PLC編程語言。
1.梯形圖語言
梯形圖語言是在電器控制中常用的器、繼電器等圖形表達符號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它與電器控制線路圖相似,繼承了電器控制邏輯中使用的框架結構、邏輯運算和輸入輸出形式,具有形象、直觀、實用的特點。因此,這種編程語言為廣大電氣技術人員所熟知,是應用廣泛的PLC的編程語言,是PLC的編程語言。
如圖1所示是的電器控制線路圖和PLC梯形圖。
西門子PLC的選型:
在PLC設計時,首先應確定控制方案,下一步工作就是PLC工程設計選型。工藝流程的特點和應用要求是設計選型的主要依據。PLC及有關設備應是集成的、的,按照易于與工業(yè)控制形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選型所選用PLC應是在相關工業(yè)領域有投運業(yè)績、成熟可靠的,PLC的硬件、配置及功能應與裝置規(guī)模和控制要求相適應。熟悉可編程序控制器、功能表圖及有關的編程語言有利于縮短編程時間,因此,工程設計選型和估算時,應詳細分析工藝的特點、控制要求,明確控制任務和范圍確定所需的操作和,然后根據控制要求,估算輸入輸出點數、所需存儲器容量、確定PLC的功能、外部設備特性等,后選擇有較高性能價格比的PLC和設計相應的控制。
I/O點數估算時應考慮適當的余量,通常根據統計的輸入輸出點數,再10%~20%的可擴展
余量后,作為輸入輸出點數估算數據。實際訂貨時,還需根據制造廠商PLC的產品特點,對輸入輸出點數進行圓整。
二、存儲器容量的估算
存儲器容量是可編程序控制器本身能提供的硬件存儲單元大小,程序容量是存儲器中用戶應用項目使用的存儲單元的大小,因此程序容量小于存儲器容量。設計階段,由于用戶應用程序還未編制,因此,程序容量在設計階段是未知的,需在程序調試之后才知道。為了設計選型時能對程序容量有一定估算,通常采用存儲器容量的估算來替代。
存儲器內存容量的估算沒有固定的公式,許多文獻資料中給出了不同公式,大體上都是按數字量I/O點數的10~15倍,加上模擬I/O點數的100倍,以此數為內存的總字數(16位為一個字),另外再按此數的25%考慮余量。
三、控制功能的選擇
該選擇包括運算功能、控制功能、通信功能、編程功能、診斷功能和處理速度等特性的選擇。
(一)運算功
簡單PLC的運算功能包括邏輯運算、計時和計數功能;普通PLC的運算功能還包括數據移位、比較等運算功能;較復雜運算功能有代數運算、數據傳送等;大型PLC中還有模擬量的PID運算和其他運算功能。隨著開放的出現,目前在PLC中都已具有通信功能,有些產品具有與下位機的通信,有些產品具有與同位機或機的通信,有些產品還具有與工廠或企業(yè)網進行數據通信的功能。設計選型時應從實際應用的要求出發(fā),合理選用所需的運算功能。大多數應用,只需要邏輯運算和計時計數功能,有些應用需要數據傳送和比較,當用于模擬量檢測和控制時,才使用代數運算,數值轉換和PID運算等。要顯示數據時需要譯碼和編碼等運算。
(二)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包括PID控制運算、前饋補償控制運算、比值控制運算等,應根據控制要求確定。PLC主要用于順序邏輯控制,因此,大多數常采用單回路或多回路控制器解決模擬量的控制,有時也采用專用的智能輸入輸出單元完成所需的控制功能,PLC的處理速度和節(jié)省存儲器容量。例如采用PID控制單元、高速計數器、帶速度補償的模擬單元、ASC碼轉換單元等。
(三)通信功能
大中型PLC應支持多種現場總線和通信協議(如TCP/IP),需要時應能與工廠網(TCP/IP)相連接。通信協議應符合ISO/IEEE通信,應是開放的通信網絡。
PLC的通信接口應包括串行和并行通信接口(RS2232C/422A/423/485)、RIO通信口、工業(yè)以太網、常用DCS接口等;大中型PLC通信總線(含接口設備和電纜)應1:1冗余配置,通信總線應符合,通信距離應裝置實際要求
PLC的通信網絡中,上級的網絡通信速率應大于1Mbps,通信負荷不大于60%。PLC的通信網絡主要形式有下列幾種形式:1)PC為主站,多臺同型號PLC為從站,組成簡易PLC網絡;2)1臺PLC為主站,其他同型號PLC為從站,構成主從式PLC網絡;3)PLC網絡通過特定網絡接口連接到大型DCS中作為DCS的子網;4)專用PLC網絡(各廠商的專用PLC通信網絡)。
為減輕CPU通信任務,根據網絡組成的實際需要,應選擇具有不同通信功能的(如點對點、現場總線、工業(yè)以太網)通信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