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季霜降以后,楊樹苗木葉子發(fā)黃,部分脫落時便可進行秋季栽植。這時苗木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長,生命活動轉(zhuǎn)入低耗狀態(tài),而根系在遭受創(chuàng)傷之后(即栽植以后)還能進行為期1個多月的恢復性生長。一般情況下,在秋季,新植樹木就能長出新的根系。
在土壤不結(jié)凍的情況,楊樹可冬季栽植。雖然栽植后樹木根系不能立即生長,但在初春土壤溫度回升以后,地下根系便可生長,等到氣溫達到樹木發(fā)芽所需溫度時,地下根系已完全恢復,長出新根,促地上部分生長。
具體栽植技術(shù)如下:
一、苗木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苗干通直圓滿、木質(zhì)化程度高的1年生或2年生優(yōu)質(zhì)壯苗。品種要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可選春季栽植成活率低但生長速度快且相對抗病蟲性強選擇歐美107楊。
二、圃地準備: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先對造林地進行全面整地,再挖栽植穴。栽植穴要求至少50厘米(長)*50厘米(寬)*70厘米(深),回填時,將表土填埋在根系周圍。
三、栽植前盡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最好選用本地區(qū)生產(chǎn)的苗木,避免長距離運輸;栽植深度要在70厘米以上,這樣有利于吸收深層濕潤土壤中的水分,并能使埋入地下的苗干轉(zhuǎn)化為根,提高抗旱性和成活率。
四、施肥:為提高樹木的生長量,縮短培育周期,栽植時要穴施基肥。要求施有機肥每穴5公斤或復合肥每穴0.1公斤。
“春栽一場病,冬栽一場夢”。這據(jù)俗語形象地說明了不同季節(jié)造林樹木的生長特點。實踐證明,秋冬季栽植除能提高幾個春季栽植成活率低品種的成活率外,林木生長量和春季栽植也有顯著差別。以一年生107速生楊為例,其秋冬季栽植的樹木生長量是春季栽植的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