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當(dāng)配合硬相和基體
鑒于所有的機械磨損差不多都是磨粒切削和疲勞的交替進行過程,所以金相組織的選擇就是一個硬相、強度和塑性等因素的適當(dāng)配合問題。
為了抵御磨粒磨損,金屬必須有比磨粒更高的硬功夫度,一般是在基體中加入適當(dāng)?shù)挠捕雀哂谀チS捕鹊挠蚕啵@些硬相能阻止磨粒在金屬表面上切削。如果磨損壓力較大,則為了防止硬相本身被壓碎,所選擇的硬相除應(yīng)具有高的硬度外,基體還應(yīng)具適當(dāng)?shù)膹姸?、塑性和韌性。因此,基體也必須選擇適當(dāng)。
二、硬相
為了提高耐磨材料的耐磨性能,對于硬相的類型、大小、數(shù)量、間距、形狀及排列方向等,都必須加以控制。
1、 硬相的類型――對硬相類型的選擇,必須綜合考慮其硬度、強度、塑性、韌性以及價格等因素。對于耐磨藥芯焊絲,最常用的硬相則是鉻的碳化物,其次是鈮、鉬、鈦等到合金元素的化合物。
2、 硬相的顆粒大小――碳化物顆粒較大時,被磨金屬的體積失較少。
3、 硬相的數(shù)量――硬相數(shù)量增加時,磨損減少
4、 硬度的間距――對于細的磨粒,必須減少硬相的間距,避免磨粒將基體磨損后又把硬相挖出。大顆粒的硬相,一般難以作到小間距。
5、 硬相的形狀――應(yīng)盡量避免硬相有過長的柱狀結(jié)構(gòu)
6、 硬相的排列方向――在Fe-Cr-C合金中,當(dāng)碳化鉻六方晶格碳化物的縱軸,理行于工件表面方向時,合金的磨損將增加,而當(dāng)縱軸垂直于工件表面時,磨損就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