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解污水處理設備,又名持續(xù)高活性內電解床,主要利用了鐵的還原性、鐵的電化學性、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三者共同作用來凈化廢水。其處理原理而言,應歸類于電解法,因此也稱為鐵碳內電解sdpywrhb2020法或鐵碳微電解法,在酸性條件下,鐵與碳之間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器,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
當廢水通過含鐵和碳的填料時,鐵成為陽極,碳成為陰極,并有微電流流動,形成無數個小電池,產生腐蝕。
新聞:中山鐵碳微電解流化床型號
號稱汽車工業(yè)的搖籃,一汽從成立至今已有足足63個年頭了。但到目前為止,一汽連一款拿得出手的轎車都沒有,每月的銷量也慘不忍睹。盡管一汽在卡車方面頗有建樹,但也僅僅是靠著廉價、耐操的特點在市場競爭罷了,其根本不能與以科技、安全著稱的沃爾沃卡車相提并論。本田鋒芒畢露反觀,本田于1948年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也只是以生產自行車助力發(fā)動機為主。而到了1960年,本田就已經推出了名為S500的跑車,并且參與了1965年墨西哥舉辦的世界F1汽車大賽,同時還大獲全勝,奪得。
其相關反應如下:
陽極反應 Fe-2e → Fe2+ E0(Fe2+/Fe)= -0.44V
陰極反應 2H++2e → H2 ↑ E0(H2+/H2)= 0.00V
當有氧氣時O2 + 4H+ +4e → 2H2O E0(O2)= 1.23V
《微電解-罐體》
鐵碳微電解去除高濃度有機廢水中的污染物的主要作用機理為:
絡合作用:微電解反應連續(xù)釋放的亞鐵離子成為絡合劑。
混凝作用:微電解反應連續(xù)釋放的亞鐵離子成為的混凝劑。
還原作用:微電解產生的新生態(tài)氫使一些顯色基團脫色。
氧化作用:微電解產生一定量的新生態(tài)氧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氧化一部分有機物。
《微電解-罐體》技術特點:
1、解決了微電解污水處理工藝填料板結、鈍化、活化,更換的難題,并具有持續(xù)高活性鐵床優(yōu)點。比傳統(tǒng)鐵碳填料,損耗量降低了60%以上,同時處理產生的污泥量減少了50%以上。
2、內電解陰陽極及催化劑通過高溫形成架構式合金結構,不會像鐵碳混合組配那樣容易出現陰陽極分離,影響原電池反應。規(guī)整的微電解填料使用壽命長、操作維護方便,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填料。微電解根據消耗體積,只需定期添加即可,無需更換。
3、采用微孔活化技術,比表面積大,同時配加催化劑,對廢水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電流密度和更好的微電解反應效果,反應速率快。
4、由于鐵碳微電解和催化劑的雙重作用,同比傳統(tǒng)鐵碳填料對針對有機物濃度大、高性、高色度、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廢水中COD去除率一般在35%-60%左右,色度去除率95%以上同時提高B/C比值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5、電解處理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淀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后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tài)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COD去除率高并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
新聞:中山鐵碳微電解流化床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