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塑板施工工藝流程
根據(jù)地暖安裝的程序,擠塑板施工可分單組雙向或雙組同向“流水”作業(yè),也就是單組粘貼擠塑板由下向上施工,安裝固定件、抹面由下向上施工;雙組粘貼擠塑板和安裝固定件、抹面均由下向上施工,常溫施工流水間隔12小時以上。本系統(tǒng)作法見施工流程下圖:
基層處理 |
刷界面劑一道 |
配專用粘結砂漿 |
預粘板邊翻包網(wǎng)格布 |
粘貼擠塑板 |
鉆孔及安裝固定件 |
擠塑板打磨找平、清潔 |
刷界面劑一道 |
配聚合物砂漿 |
埋貼網(wǎng)格布 |
抹聚合物砂漿、驗收 |
填被襯、密封膏 |
配面層涂料 |
配專用面磚粘結劑 |
涂面層涂料或粘貼磚磚 |
清理飾面層 |
三、每道工序施工詳細說明及要求
1.基層處理
a、清除已驗收合格基層墻面的浮灰、涂料、油污、空鼓及風化物等影響粘結強度的材料。
b、對工程外墻墻體,用2m靠尺檢查,最大偏差應小于4mm,超差部分應剔鑿或用1:3水泥砂漿修補平整。
c 、為增加擠塑板與基層及保護面層的結合力,應在擠塑板表面涂刷界面劑,然后再用聚合物砂漿作粘結劑或保護層。
2.彈控制線
根據(jù)建筑立面設計和外墻外保溫技術要求,在外門窗水平、垂直控制線及伸縮縫、裝飾線等。
3.掛基準線
a. 在建筑物外墻大角(陰角、陽角)及其他必要處掛出垂直基準控制線,彈出水平控制基線。
b.施工過程中每層適當掛水平線,以控制擠塑板粘貼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4.配制專用粘結劑
a.使用一只干凈的塑料攪拌桶倒入五份干混砂漿,加約一份的潔凈水,注意應邊加水邊攪拌,然后用手持式電動攪拌器攪拌約五分鐘,直到攪拌均勻,且稠度適中為止。保證聚合物砂漿有一定粘度。
b.以上工作進行完成后,應將配好的砂漿靜置5分鐘,再攪拌即可使用。調好的砂漿宜在一小時內完。
c.注意:本系統(tǒng)聚合物砂漿只需加入凈水,不能加入其它添加劑如:水泥、砂、防凍劑及其它聚合物等。
5.粘貼翻包網(wǎng)格布
凡擠塑板側邊外露處(如伸縮縫、建筑沉降縫、溫度縫等縫線兩側),門窗洞口處,與主體墻體接觸處,都應做網(wǎng)格布翻包處理,具體見圖集。
6.粘貼擠塑板
a.標準外墻板尺寸為1200×600mm。非標準尺寸和局部不規(guī)則處可用電熱絲切割器或工具刀現(xiàn)場切割,尺寸允許偏差為±1.5mm,大小面垂直。整塊墻面的邊角處應用最小尺寸超過300 mm的擠塑板。
b.在擠塑板表面(單面)薄薄地涂刷一道專用界面劑,待涼干后即可涂抹專用粘結劑。
c.采用條點法粘貼擠塑板:用抹子在每塊擠塑板已涂刷過界面劑的一面周邊涂抹寬50 mm,從邊緣向中間逐漸加厚專用聚合物砂漿,最厚處達10mm ,然后再在擠塑板上抹9個點梅花布置,確保擠塑板粘結面積在30%~50%。
d.涂好灰后立即將擠塑板貼到墻上,并用2M靠尺將其擠壓找平,保證其垂直、平整度和粘結面積符合要求。碰頭處不得抹粘結砂漿,每貼完一塊,應及時清除擠出的砂漿。板與板之間要擠緊,不得有縫,板縫超出1.5 mm時用擠塑板片填塞。拼縫高差不大于1.5mm,否則應用打磨器打磨平整。
e.施工要擠塑板應水平粘貼,上下兩排擠塑板應豎向錯縫板長1/2,保證最小錯縫尺寸不小于200mm。
f.在墻拐角處,應先排好尺寸,裁切擠塑板,使其粘貼時垂直交錯連接,保證拐角處順直且垂直。
g.在粘貼窗框四周的陽角和外墻陽角時,應先彈出基準線,作為控制陽角上下豎直的依據(jù)。
7.安裝固定件
a.待擠塑板粘貼牢固,一般在24小時內安裝固定件,按設計要求的位置用沖擊鉆鉆孔,錨固深度為50mm,鉆孔深度 60mm。
b.固定件個數(shù):
七層以下每平方米約5個;
八至十八層(含十八層)每平方米約6個;
十九至二十八(含二十八層)層每平方米約9個;
二十九層以上每平方米約11個;
當墻面上飾面層為面磚時,固定件需提高一個等級。任何面積大于0.1平方米的單塊板必須加固定件,數(shù)量視形狀及現(xiàn)場情況而定。
c.固定件加密:陽角、檐口下、門窗洞口四周應加密,距基層邊緣不小于60mm,間距不大于300 mm。
d.自攻螺絲應擰緊并將工程塑料膨脹釘?shù)拿弊优c擠塑板表面齊平或略擰入一些,確保膨脹釘尾部回擰使之與基層充分錨固。
8.劃分格凹線條
a.根據(jù)已彈好的水平線和分格尺寸用墨斗彈出分格線的位置。豎向分格線用線錘或經緯儀校正垂直。
b.按照已彈好的線,在擠塑板的適當位置安好定位靠尺,使用專用開槽機將擠塑板切成凹口,凹口處擠塑板的厚度不能少于15mm。
c.對不順直的凹口要進行修理。
9.打磨找平
a.在固定件施工完畢后,對擠塑板接縫不平處應用襯有平整處理的粗砂紙打磨,打磨動作宜為輕柔的圓周運動,不要沿著與擠塑板接縫平等的方向打磨。
b.打磨后應用刷子或壓縮空氣將打磨操作產生的碎屑、其它浮灰清理干凈。
c.對擠塑板粘貼不平處,應用面層聚合物砂漿找平。找平前應刷界面劑。
10.抹聚合物砂漿底層
在擠塑板表面薄薄地涂刷一道界面劑,待涼干后,將聚合物砂漿均勻地抹在擠塑板上,厚度約2mm左右。
11.壓入網(wǎng)格布
a.抹聚合物砂漿后立即壓入網(wǎng)格布。
b.網(wǎng)格布應按工作面的長度要求剪裁,并應留出搭接長度。網(wǎng)格布的剪裁應順經緯向進行。
c.門、窗洞口內側周邊與大墻面形成的45°陽角部分各加一層300mm×200mm網(wǎng)格布進行加強,大面網(wǎng)格布搭接在門窗洞口周邊的網(wǎng)格布之上。
d.對于窗口、門口及其它洞口四周的擠塑板端頭應用網(wǎng)格布和粘結砂漿將其包住,也只有在此時,才允許擠塑板邊涂抹粘結砂漿。
e.將大面網(wǎng)格布沿水平方向繃直繃平,并將彎曲的一面朝里,用抹子由中間向上、下兩邊將網(wǎng)格布抹平,使其緊貼底層聚合物砂漿。網(wǎng)格布左、右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上、下搭接寬度不小于80mm,局部搭接處可用聚合物砂漿補充原聚合物砂漿不足處,不得使網(wǎng)格布皺褶、空鼓、翹邊。
f.在陰陽角處還需從每邊雙向繞角且相互搭接寬度不小于200mm。
g. 在墻面施工預留空洞四周100mm范圍內僅抹一道聚合物砂漿并壓入網(wǎng)格布,暫不抹面層聚合物砂漿,待大面積施工完畢后對局部進行修補。
12.抹面層聚合物砂漿
抹完底層聚合物砂漿,壓入網(wǎng)格布后待砂漿干至不粘手時,抹面層聚合物砂漿,抹灰厚度以蓋住網(wǎng)格布為準,約1mm左右。使砂漿保護層總厚度約2.5±m(xù)m0.5左右。
13.補洞及修理
在涂料前,應盡量將與墻體的連接的腳手架拉子改至門窗洞口處,將拉子洞修好并施工至面層;如無法更改,則按以下方案施工。
a.當腳手架與墻體的連接拆除后,應立即對連接點的孔洞進行填補,對墻體孔洞用相同的基層墻體材料進行填補,并用水泥砂漿抹平。
b.根據(jù)孔洞尺寸切割擠塑板并打磨其邊緣部分,使之能緊密填入孔洞處,并擠塑板兩面刷界面劑。
c.待水泥砂漿表層干燥后,將此擠塑板背面涂上厚5mm的粘結砂漿,應注意不要在其四周邊沿涂粘結砂漿。將擠塑板塞入,粘在基層上。
d.切一塊網(wǎng)格布,其大小應能覆蓋整個修補區(qū)域,與原有的網(wǎng)格布至少重疊80毫米。
e.將擠塑板表面涂聚合物砂漿,壓入網(wǎng)格布,待表面至不粘手時,再涂抹一遍聚合物砂漿。注意修補過程中不要將聚合物砂漿涂到周圍的表面涂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