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熱處理方法越來越多,已經很難給金屬熱處理給出一個嚴密、準確而又全面的定義。不論哪種熱處理方法,都是對固態(tài)金屬進行處理,都要對金屬加熱,在加熱到預定溫度后要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又要冷卻下來,熱處理的目的又總是使金屬材料或金屬制品局部或整體的某些性能得到改善。所以國家標準GB7232-87對熱處理的含義(或定義)是:“對固態(tài)金屬(這里是指純金屬)或合金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以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工藝?!?br style="word-wrap:break-word;" />
機械制造業(yè)對金屬材料有兩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有良好的工藝性能,其中包括鑄造工藝性能、鍛壓工藝性能、焊接工藝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熱處理工藝性能。 二是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這就是運轉可靠,經久耐用。這兩方面的性能都與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有關。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單純依靠調整化學成分卻無法達到要求,為了滿足制品加工或使用中的要求,必須進行熱處理。例如高碳鋼如果不進行熱處理,用它制作出來的刀具根本無法使用,中碳鋼具有適中的強度和韌性,用它制造機床床頭箱齒輪,可以在工作中不發(fā)生折斷和沖斷,但如果不進行表面淬火,表面將較早地發(fā)生磨損。至于冶金企業(yè)許多鋼材在出三科有可能都經過熱處理,線材廠在撥絲過程中不經過中間退火是無法撥出尺寸合乎要求的強韌細鋼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