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機加工零件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該零件的一部分已加工完成,怎樣才能在二次裝夾中保證切割路線與零件已加工部分的尺寸形狀吻合,并在保證零件技術要求的情況下,將其完整地加工出來呢?下面以一個內齒花鍵為例來談談我們的加工方法。
電火花數(shù)控線切割加工部分的基本參數(shù)為徑節(jié)DP=10mm、齒數(shù)z=120、齒形角α=45°的徑節(jié)制短齒內花鍵,工件厚度為200mm。材料為42CrMo。在線切割前工件已有10個齒加工成形,。在這種情況下,把工件安裝到已加工齒形與切割路線相吻合的狀態(tài)是比較困難的。經研究,在DK7740線切割機上,采取以下方法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1)鉗工劃線:選擇一個完整的齒,在齒端面劃出齒頂圓 的中心線。
(2)把工件安裝在機床上,找正端面水平,端跳<0.02mm,且所畫的齒頂圓弧中心線與機床Y方向盡可能地一致,并固定好。
(3)作圖編程:編程的進刀線確定在齒頂圓弧的中點,且與Y軸重合,排序為順時針方向。
(4)利用“接觸感知”功能中的找正功能,找出未加工部分的圓心。 然后,感知Y方向,利用移動功能,向圓心方向移動齒頂圓半徑。如果與未切割部分的圓心一致(誤差<工件的形位公差),圓心就確定了。
(5)移動鉬絲至穿孔點位置,取較小的電規(guī)準(主要是防止試切過程中損傷已加工表面),開始試切。
(6)判斷與實際齒形的位置誤差是多少:1面沒有電火花、2面電火花較大,一般畫線找正精度為0.2mm左右,初步判斷選取0.1mm。
(7)重新作圖編程:將原圖逆時針(切割路線為順時針)旋轉一個角度,可用近似公式:α=arcsin(R為齒頂圓半徑);再確定穿孔點,排序(順時針方向不變)。
(8)再次試切判斷與實際齒形的位置誤差是多少:重復步驟(5)~(7)過程,直至1、2面電火花均勻為止。
本文由中走絲,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穿孔機,去毛刺設備-蘇州中航長風數(shù)控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線切割,穿孔機文章資料請參考www.szcfedm.com www.zhchangfeng.com www.zhwed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