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S是由DCS與PLC發(fā)展而來,FCS不僅具備DCS與PLC的特點,而且跨出了革命的一步,而目前,新型的DCS與新型的PLC都有向對方靠攏的趨勢,新型的DCS已有很強的順序控制功能;而新型的PLC,在處理閉環(huán)控制方面也不差,并且兩者都能組成大型網絡,DCS與PLC的適用范圍,已有很大的交叉。
區(qū)別要點
1、DCS
DCS系統(tǒng)的關鍵是通信。也可以說數據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統(tǒng)DCS的脊柱。由于它的任務是為系統(tǒng)所有部件之間提供通信網絡,因此,數據公路自身的設計就決定了總體的靈活性和安全性。數據公路的媒體可以是:一對絞線、同軸電纜或光纖電纜。
通過數據公路的設計參數,基本上可以了解一個特定DCS系統(tǒng)的相對優(yōu)點與弱點。
?。?)系統(tǒng)能處理多少I/O信息。
?。?)系統(tǒng)能處理多少與控制有關的控制回路的信息。
?。?)能適應多少用戶和裝置(CRT、控制站等)。
?。?)傳輸數據的完整性是怎樣徹底檢查的。
?。?)數據公路的最大允許長度是多少。
?。?)數據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
?。?)數據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制造廠生產的硬件(可編程序控制器、計算機、數據記錄裝置等)。
為保證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廠家都能提供冗余數據公路。
為了保證系統(tǒng)的安全性。使用了復雜的通信規(guī)約和檢錯技術,所謂通信規(guī)約就是一組規(guī)則,用以保證所傳輸的數據被接收,并且被理解的和發(fā)送的數據一樣。
目前在DCS系統(tǒng)中,一般使用兩類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異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個時鐘來調節(jié)數據的傳輸和接收,異步網絡采用沒有時鐘的報告系統(tǒng)。
2、FCS
FCS的關鍵要點有以下三點。
(1)FCS系統(tǒng)的核心是總線協議,即總線標準。
一種類型的總線,只要其總線協議一經確定,相關的關鍵技術與有關的設備也就被確定,就其總線協議的基本原理而言,各類總線都是一樣的,都以解決雙向串行數字化通信傳輸為基本依據。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各類總線的總線協議存在很大的差異。
為了使現場總線的滿足可互操作性要求,使其成為真正的開放系統(tǒng),原IEC國際標準,現場總線通信協議模擬的用戶層中,就明確規(guī)定用戶層具有裝置描述功能。為了實現互操作,每個現場總線裝置都用裝置描述DD來描述。DD能夠認為是裝置的一個驅動器,它包括所有必要的參數描述和主站所需要的操作步驟。由于DD包括描述裝置通信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并且與主站無關,所以可以使現場裝置實現真正的互操作性。
實際情況是否如上述一致,回答是否定的。目前通過的現場總線國際標準含8種類型,而原IEC國際標準只是8種類型之一,與其它7種類型總線的地位是平等的。其它7種類型總線,不論其市場占有率有多少,每個總線協議都有一套軟件、硬件的支撐。他們能夠形成系統(tǒng),形成產品。而原IEC現場總線國際標準,是一個既無軟件支撐也無硬件支撐的空架子。要實現這些總線的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就目前狀態(tài)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通過上述,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種映象:開放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的互操作性,就一個特定類型的現場總線而言,只要遵循該類型現場總線的總線協議,對其產品是開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換句話說,不論什么廠家的產品,也不一定是該現場總線公司的產品,只要遵循該總線的總線協議,產品之間是開放的,并具有互操作性,就可以組成總線網絡。
?。?)FCS系統(tǒng)的基礎是數字智能現場裝置。
數字智能現場裝置是FCS系統(tǒng)的硬件支撐,是基礎,道理很簡單,FCS系統(tǒng)執(zhí)行的是自動控制裝置與現場裝置之間的雙向數字通信現場總線信號制。如果現場裝置不遵循統(tǒng)一的總線協議,即相關的通信規(guī)約,不具備數字通信功能,那么所謂雙向數字通信只是一句空話,也不能稱之為現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再一點,現場總線的一大特點就是要增加現場一級控制功能。如果現場裝置不是多功能智能化的產品,那么現場總線的控制系統(tǒng)的特點也就不存在了,所謂簡化系統(tǒng)、方便設計、利于維護等優(yōu)越性也是虛的。
?。?)FCS系統(tǒng)的本質是信息處理現場化。
對于一個控制系統(tǒng),無論是采用DCS還是采用現場總線,系統(tǒng)需要處理的信息量至少是一樣多的,實際上,采用現場總線后,可以從現場得到更多的信息。現場總線系統(tǒng)的信息量沒有減少,甚至增加了,而傳輸信息的線纜卻大大減少了。這就要求一方面要大大提高線纜傳輸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大量信息在現場就地完成處理,減少現場與控制機房之間的信息往返??梢哉f現場總線的本質就是信息處理的現場化。
減少信息往返是網絡設計和系統(tǒng)組態(tài)的一條重要原則。減少信息往返常常可帶來改善系統(tǒng)響應時間的好處。因此。網絡設計時應優(yōu)先將相互間信息交換量大的節(jié)點,放在同一條支路里。
減少信息往返與減少系統(tǒng)的線纜有時會相互矛盾。這時仍應以節(jié)省投資為原則來做為選擇。如果所選擇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允許的話,應選節(jié)省線纜的方案。如所選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比較緊張,稍微減少一點信息的傳輸就夠用了,那就應選減少信息傳輸的方案。
現在一些帶現場總線的現場儀表本身裝了許多功能塊,雖然不同產品同種功能塊在性能上會稍有差別,但一個網絡支路上有許多功能雷同功能塊的情況是客觀存在。選用哪一個現場儀表上的功能,是系統(tǒng)組態(tài)要解決的問題。
考慮這個問題的原則是:盡量減少總線上的信息往返。一般可以選擇與該功能有關的信息輸出最多的那臺儀表上的功能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