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淋室在利達主食大廚房的應用
“利達主食大廚房”的生產(chǎn)車間占地近1萬平方米,日產(chǎn)饅頭200萬個,是全國最大的饅頭生產(chǎn)配送中心。
KLCFILTER跟隨著記者參觀從小麥磨面開始。制粉車間有6層樓高,震耳欲聾的機器聲震得地面顫動,輸送管不斷把麥粒從一樓抽取上來。偌大的廠房只有一位工人在巡視,所有的工序靠電腦自動操控。全國勞模、天津糧油集團利金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徼桂玲說:“麥粒到面粉的過程就在這里完成,機器全電腦控制,連麥粒上沾的泥都能洗出來。”據(jù)介紹,制粉要經(jīng)過風淋室吹淋后再清理、潤麥、入機、磨粉等130多道工序,其間小麥要從上到下封閉式走上24個來回。這棟投資1.3億元的制粉車間,只有5名員工操縱?!盀楸WC食品安全,全機器操作,最大程度減少與人的接觸。”
記者看到,進入生產(chǎn)車間前工人們必須換上工作服、工作鞋,戴上口罩和工作帽,用消毒液洗手烘干后再戴上一次性手套,最后還要經(jīng)過風淋室和消毒室才能上崗操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饅頭生產(chǎn)要經(jīng)過和面、成型、發(fā)酵、醒發(fā)、蒸制、回涼、檢驗、分裝、配送等多道工序,除了碼盤、分裝需要人工直接參與,其他工序全部由機器完成。這小小的一個“放心饅頭”要經(jīng)過30多個關鍵點的監(jiān)控才能發(fā)往市場。而對于它的品質要求標準也近乎于苛刻,從面的筋斗兒到生產(chǎn)出來的口感都有嚴格的標準。
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車間里的工人正在緊張忙碌地制作饅頭。一個個小面團整齊劃一,大小均等,看上去很可愛。它們經(jīng)過蒸制、烘干,完成由面團到饅頭的“蛻變”過程。和面機由電腦自動控制,原料配比、加水都自動完成。和好的面由密閉輸送設備直接傳送到成型機。饅頭成型后,被擺放在不銹鋼無菌托盤上,再用專用車送進醒發(fā)室進行醒發(fā)。面團經(jīng)過近20分鐘的蒸制后,被送進生熟隔離區(qū),在對饅頭的水分、外觀、口感、重量、pH值、微生物等檢化驗后,才開始分裝。蒸制后,為了不讓饅頭皺皮,不能使用任何降溫設備,要讓饅頭自然回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每天下午3點開始上班,經(jīng)過一夜的忙碌和配送,第二天早上市民就能吃到新鮮衛(wèi)生的放心饅頭。
“饅頭熱的時候分裝容易掉皮,在利金糧油,饅頭掉皮被視為質量事故,責任人除了受罰外,還要自己出錢把掉皮饅頭買回家?!比珖鴦谀?、天津糧油集團總經(jīng)理高斌說,“2011年11月以來,面對食品的不斷漲價,作為勞模企業(yè),我們天津利達的放心饅頭每一個還下調0.1元,面粉每斤下調3分錢,直接讓利消費者達2000萬元,有力地平抑了天津的物價?!?/span>
在利達主食大廚房的應用由KLCFILTER原創(chuàng);
由 http://www.klcfilter.com/ 首發(fā),轉載請注明來源!聯(lián)系人:黃貞民-13570963007